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杭州有五个公厕停水不停“客” 全靠五位“女大力士” 她们每天背负千斤重担
发布时间:2018-04-18 16:11:32 Wed  来源:杭州网



杭州网讯 公厕没了水源,怎么办?冲厕所、洗手麻烦不说,单异味就让人无法忍受,只能捏紧鼻子避而远之。

公厕停水不停“客” 而且内部干净整洁

拱墅区半山街道石塘社区内有这么5个公厕,从去年6月份开始,因为拆迁的原因陆续停水。意外的是,这五个公厕停水不停“客”,依旧照常开放,而且内部干净整洁、无异味。有黑科技加持?不,全靠这五位“女大力士”。

“村子是拆掉了,但这附近过路的、工作的人还有很多,厕所一旦关掉上厕所就不方便咯。”说话的是沈家浜7组的公厕保洁员茶文英,2011年9月从云南老家来杭州务工,这是她的第二份工作,至今做了6年。去年8月,由于身后的沈家村整村搬迁,公厕也被连同着一起断水。

停水后,为了维持公厕的正常运营,拱墅区城管局的工作人员也为她们出了不少主意。“一开始我们向天子岭静脉小镇借水,考虑到穿过马路,车来车往不安全,后来改向旁边工地借水。”半山(康桥)城市综合监管科余浙杭说,附近5个公厕全部停水,其中2个公厕就近拎井水,剩下的3个公厕集中到茶大姐所在的公厕——沈家浜7组公厕门前取水,旁边工地在这里留有一根水管可以借用。

 
沈家浜7组公厕保洁员茶文英正在做保洁,公厕内干净整洁。

石塘2组公厕保洁员张有梅骑着电瓶车,赶来接水。



   



   


   


   


   


   

沈家浜8组公厕保洁员李巧云拎了两半桶水,准备往回赶。









500米、2000米 这段取水距离她们走上数千次

下午3点,李巧云在沈家浜7组的公厕门前,接了两半桶水,正一手拎一个往回赶。

她是沈家浜8组的公厕保洁员,担心自己接水过程中有过路人上厕所,着急往回赶。“快到学生放学的点了,他们上学、放学的时间段是人最多的时候。”

拎累了,路边休息下继续。虽然8组公厕距离7组约500米距离,李巧云100斤不到的体重,拎着两桶水走了近15分钟,而且这个过程每天重复上演二十多次。

相比李巧云,张有梅的取水之路更加艰难。她所在的石塘2组的公厕距离这里要2公里远,算上接水的时间,每天骑电瓶车来回基本花费半小时。

“每天得来十多趟,一般选早、晚过来。,刚一小伙子上了大号,用了2桶水才冲洗干净,这样一来,早上拎的8桶水不够用了。”张有梅打趣说道,自己每天不是在过来取水的路上,就是在运水回去的路上。

冲厕所用水量多,能不能省着点用?“不行的,一个人如厕后的用水量至少要1整桶水。”张有梅说,有人如厕出来后,她得立马进去看看是大号还是小号。如果是大号,她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冲洗,一般来说,得用上两桶水;反过来如果是小号的话,用水量也不少,“因为很难辨别居民来上的是哪个厕位,因此每个蹲坑都要冲一下,每个下来后,一桶水也就用光了。”

刘文村公厕保洁员普芳正拉着平板车取水









小推车、平板车 取水工具原来是“量身打造”

江家社区的公厕,李巧芝正推着小推车去古井旁取水,距离大概百米远。为了省力些,她特意找了个手推车。“这里泥洼路不平整,骑电瓶车的话水会撒掉一大半,还是手推车方便。”李巧芝笑说,旁边还有比她更高级的工具。

李巧芝口中那个更高级的工具,是用木头打造的平板车,还装了4个车轮子,放置在江家社区公厕的门前。公厕保洁员普芳去附近井边取水时,拉着平板车上的绳子往前走即可。这里是水泥路,平板车行驶过程中更平稳。

沈家浜7组、8组公厕、石塘2组公厕、江家社区公厕、刘文村公厕,这是拱墅区仅有的5个没有水的公厕,停水大半年,五位公厕保洁员每天充当着“人力搬运工”的角色,来回运水。以每人每天拎20桶计算,拎了8个多月,共拎了24000多桶。

 
江家社区公厕保洁员李巧芝从井里拎上来一桶水


五位保洁员和公厕一起 站好最后一班岗

每天人工挑水的日子还得持续多久?“原先这些公厕基本服务于社区居民,由于石塘社区已全部异地搬迁,配套设施今后将全部重新建设。”拱墅区半山街道石塘社区书记胡楚良说,这五个公厕4月底前将全部被拆掉,公厕保洁员将由原单位调任其他岗位。

这五座公厕,身后已经全是拆迁后的废墟瓦砾,张有梅所在的石塘2组公厕,甚至门前连路都没有了,每天她就在这片瓦砾中骑着电瓶车颠簸取水。“从这一过,水都要撒半桶。”张有梅说,虽然辛苦,但也值得,现在如厕的居民比以前少太多,每天只有零星十几位,但是看到解决大家如厕的需求,还是很开心的。自己现在做一天,就要负责一天。

记者手记:

以前上厕所时,碰到停水,可能大部分人的选择是:除非特别着急,不然一定会忍住。因为停水的公厕味道实在太刺鼻。

拱墅城管告诉我,这五个公厕是拱墅区仅有的停水的公厕,最早的从2017年6月就开始停水了,大半年时间从未关停过一天,一切如初,只是马桶盖按不出水。

五座公厕除了停水的共同点外,他们的周边都是从原先的居民楼房变成了拆迁工地。采访过程中,五位保洁员大姐不约而同地回忆以前的生活。

“以前上厕所的人虽然很多,没有闲下来的时候,但是也很开心,附近的居民经常把家里种的水果、蔬菜拿过来。甚至有些家里有厕所的居民也喜欢过来,说家里的厕所还不如我这里的干净。”说到这里,茶文英大姐特别激动,还跑过去指给我看是哪几户。

虽然我并不知道她说的是哪户人家,房子已经全部拆除掉,只剩下钢筋瓦片,完全分不清哪家哪户。但茶大姐还是很清晰,我想,这是她和这座公厕对这里6年的陪伴。

一桶、两桶、三桶……8个多月,数万桶水,五位女保洁员每天人力运水,维护公厕的正常使用,她们在这里,陪伴公厕走完最后的使命,站好最后一班“岗”。

作者:记者 刘文昭 实习生 章晏铜 通讯员 王志立 余浙杭  编辑: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