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饭后2小时血糖3.9,有点心慌出汗”
“吃点东西,但要控制量不能太多”
“凌晨2点血糖4.9,向你汇报”
“目前控制不错,注意避暑不要运动过量,水要多喝”
“晚上我想把药暂停一次看看是否会低血糖可以吗?”
“现在不要实验,等以后稳定了再说”
这是摘自米市巷街道“老糖尿病号”邵大伯与浙江省新华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李琰华医生的一段聊天记录,像这样的微信聊天记录有近三十页。自去年10月医院与米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手正式启动“拱墅区慢病管理合作基地”以来,像邵大伯这样的社区慢病患者和省级三甲医院专家互动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顺畅……
患糖尿病十多年,症状突然加重
邵大伯今年69岁,患有糖尿病25年,并有糖尿病足等并发症,之前一直在进行药物治疗,血糖控制得还不错。可是从今年4月份以来,邵大伯偶尔会感到心慌、冒冷汗,尤其是在凌晨1、2点或者早上8点的时候,而且小便时会出现蛋白尿,他觉得很奇怪,自己明明在服药,怎么还会出现低血糖?
7月中旬的一天,邵大伯像往常一样去买菜,经过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刚好碰到李琰华主任来坐诊。
经过详细问诊后,李主任认为,邵大伯的情况最好住院进行治疗,建议邵大伯转诊至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很多糖尿病患者可能更加重视高血糖,却对低血糖的认识不够。殊不知,发生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以类同于一次心梗的危害。”李主任说。
一听到李主任建议住院治疗,邵大伯这下却犯了难。邵大伯的老伴早些年因为患胰腺癌做过手术,加上年老力衰,身体也不太好,平时都是邵大伯在照顾。除了买菜做饭等,邵大伯有很多兴趣爱好,也担任了街道的职务,最近有不少活动。
邵大伯说:“最好住在社区医院,这样既能看病,又方便照顾家里。”听了大伯的诉求,也为了不耽误病情,李主任直接把大伯收治在中心病房。
社区住院,大伯看病顾家两不误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终身疾病,它的治疗是一项长期并且需要随患者病程的进展不断调整的综合管理过程,患者自身需要了解一定的血糖管理知识。
邵大伯收治在社区中心病房后,李主任根据目前的病情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并且告知邵大伯规范的血糖自我监测方法。“低血糖的日间监测非常关键,一旦白天没监测好,到了晚上血糖过低就很难采取补救措施了。”听了李主任的话,邵大伯连血糖测量仪都新买了一个。
“你每天在固定的几个时段进行血糖检测,最好一天要进行7-8次测量。”虽然李主任每周只来坐诊一次,但是在住院期间,邵大伯几乎每天都通过微信联系李主任,及时汇报自己的血糖情况,而一旦有什么疑问也会主动请教,不论是早上6点还是晚上8点,只要李主任一有空就会耐心地为他解答。
在中心主管邵大伯的是马潜主治医师,马医生说,多亏李主任的指导,中心现在才能够去收治邵大伯这样的患者。在这里住院,邵大伯回家只要走5分钟就到了,我们会对他的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血糖等进行严格的监测,一旦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就指导他从运动、饮食等方面调整,马上让血糖回复到正常水平。
谈到对邵大伯的关心和对社区医生的带教,李主任的想法也很简单,她想通过这些努力走进社区居民和社区医生的心里,获得他们的信任与依赖,让更多的慢病患者不出社区就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基地” 看病省心还省事
为了让慢病患者获得持续地治疗、康复、预防和指导,得到更好自我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健康教育,以及就近择医服务,2016年11月,医院与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手启动了“拱墅区慢病管理合作基地”项目。
据了解,医院选派了心内科、内分泌科、呼吸科、泌尿外科、全科五个科室高级职称医生作为相应慢病项目导师,采取‘师带徒’模式,负责专科病种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并参与中心对辖区内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
目前,慢病管理基地已经惠及了许多像邵大伯这样的辖区内居民,他们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到大医院就诊、配药不方便,挂号排队有时一看就是半天。慢病管理基地让他们既能享受到社区医疗服务的灵活、便捷,又能得到大医院优质医疗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