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跨越万里的“旅程”。如果说,“江南之地”的杭州如水般含蓄温婉;那么,远在4600公里外的新疆阿克苏,如山般坚毅辽阔。
2010年以来,随着杭州援疆干部人才的“进驻”,使得阿克苏广袤无垠的沙漠和绵延千里的群山增添了更多“绿洲”。
如今,越来越多的“杭州元素”正在融入阿克苏。阿克苏高级中学、天杭实验学校、多浪第一幼儿园、富阳幼儿园、西湖幼儿园和明德幼儿园这“两校四园”的建成开辟了阿克苏的“美好教育”,形成了覆盖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的“十五年美好教育示范线”。
学校里的杭派建筑、齐全的设施、张贴的装饰画甚至连称谓都透露着十足的“杭州韵味”。记者偶然得知,当地人还亲切地将“阿克苏高级中学”称为“杭高”,溯源在于这所学校是杭州援建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当地的第一所高中。
今年4月底,第十批共72名杭州援疆老师“入驻”阿克苏,他们满怀家国情怀,凭着对“诗和远方”的向往,顺从自己的内心远赴新疆。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份坚持的背后,又有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奋勇前行?
“五十而已”
受疫情影响,第十批援疆教师前往阿克苏的时间有所延迟。4月1日,杭州援疆老师通过“空中丝路课堂”给远在万里之外的阿克苏孩子们上了一节“茶文化云课堂”。
当天,援疆教师蓝林富走进西湖龙井茶园,拿着新采摘的龙井茶叶,娓娓道来中国的茶文化。随后,他用铅笔慢慢地勾勒出一株茶树的雏形。
这是援疆教师、杭州胜蓝实验小学美术老师蓝林富第一次以云课堂的形式开展教学,也是他首次见到阿克苏的孩子们。就这样,阿克苏当地的学生通过“云见面”认识了这位经常带着鸭舌帽,背着斜挎包的“蓝爸爸”。
“五十而已,有什么事不能做的呢?年轻人能做的事我也行。”4月25日,蓝林富终于踏上了前往阿克苏的道路。这一次,他是有备而来的。
出发前,蓝林富认真清点了自己的教育装备,毛笔、墨水、宣纸、镇纸……整整20公斤的笔墨纸跟着他一同到达阿克苏。
在阿克苏第六小学,蓝林富开启了他的第一节书法课,学生们如他意料中的那样,没有任何的书画工具。
“我知道这里的书画工具比较缺,所以当时我对他们说,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会尽量保证每周能上书法和美术课,书法用纸、笔墨和国画材料,老师都会准备好。”蓝林富是个心思缜密的人,在他的“未雨绸缪”下,学生物资缺乏的问题顺利得到解决。然而,还有一个问题,他始终耿耿于怀。
他的妻子曾在几年前得了乳腺癌,处于中晚期,经过手术、化疗后以吃药维持治疗,并伴有并发症。
就在蓝林富进疆的前一晚,他的老婆突发肾结石,疼得直哭,“为了不妨碍我去新疆,她坚决说不去医院,硬是忍了好几个小时,看着叫人心痛,当时我真的想放弃了!”正当蓝林富左右为难时,妻子对他说,“你放心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过几天到老家医院看看。”
不能陪伴在妻子身边,是蓝林富最愧疚的事。而他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与妻子进行视频通话,多关心她的身体状况。
妻子无条件的支持,愈发让蓝林富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完成“传帮带”任务,培养一批带不走的优秀教师,蓝林富在进疆后不久便着手筹建“书画工作室”。
工作室开创了“五个一”举措,即组一个社团,建一个梯队,做一组活动,举办一场成果展示,完成一篇高质量论文。注重实效的工作室,构建起了一个教师交流平台,不断激发教师学习成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