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文姬归汉图》开箱检查(杭州网 沈雁容 摄)
6月16日,“2020丝绸之路周”将展出的展品《文姬归汉图》等一级文物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箱布展。
《文姬归汉图》是金代画家张瑀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由吉林博物馆收藏。吉林省博物院副研究馆员王舒羽告诉记者,“1962年,此件作品在一村民家被发现,当时文物表面有很多灰尘污渍非常脏,后经过专业人员清洗后,颜色略有变淡,但是更加凸显出了画面线条。金代的绘画作品流传非常少,所以特别珍贵,《文姬归汉图》不光是金代的绘画,更是金代绘画中的精品。这件文物外出借展的机会也非常少,只有在2000年为了迎接奥运,在北京出展过一次。”此件作品在杭州展出也实属难得,大家可以前去好好欣赏一番。
《文姬归汉图》(杭州网 沈雁容 摄)
《文姬归汉图》局部(杭州网 沈雁容 摄)
《文姬归汉图》
年代:金(1115年-1234年)
尺寸:纵29厘米,横129厘米
质地:绢本
级别:一级品
收藏单位:吉林省博物馆
公元195年,蔡文姬在汉末动乱中被掳入匈奴,207年,曹操将她赎回。其归汉故事广为后人传颂。此画传为金朝张瑀所作描绘了归途之中的片断。画中,文姬头戴貂冠,身着未解的胡装,足蹬皮靴,双手持缰,挺直身腰,目光凝视前方,透出一种坚定的期待神色;而端庄威仪、向后飘动的发带和衣巾,又分明显示出她的风尘仆仆。
除了马头左右两名胡兵夹马而行外,中间一丛士人亦正驱马随文姬之后。其前面一头戴帻巾、手持团扇者可能是曹操的使节;旁边一人伏于马上,勒马者似为匈奴的官员;其他5人情态各具,但都藏头缩身,似在躲避扑面寒风。画面的前后都各有一兵卒偕行,前一汉人肩上倚托着汉家的圆月旗,为画面添几分意兴;后一胡人右手持鹰,似正在追赶队伍。
景德镇窑青花帆船图花口盘(杭州网 沈雁容 摄)
景德镇窑青花帆船图花口盘
清乾隆(1736-1795)
高3.8、口径26.8、足径15.1
上海博物馆藏
此件青花帆船图花口盘图案中西结合。口沿及内壁属于典型的中国传统纹样。但盘心所绘帆船图大致接近17、18世纪的欧洲帆船。从整体效果来看,在描绘中与真实船体还存在一定差距。于是,可以推测,乾隆年间,景德镇工匠接到欧洲订单,青花瓷盘中要烧制欧洲船的样子。工匠并未见过,于是以当时中国远洋帆船为蓝本,加上西洋元素,进行了艺术创作。于是,西方帆船的形象就这样出现在景德镇的瓷器上。
黑漆描金人物纹女红桌(中国丝绸博物馆供图)
黑漆描金人物纹女红桌 局部(杭州网 沈雁容 摄)
黑漆描金人物纹女红桌盖(杭州网 沈雁容 摄)
十九世纪黑漆描金人物纹女红桌
长63.2厘米,宽42.5厘米,高75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桌通体髹黑漆描金工艺,居中内绘一派宁静祥和的岭南官宦人家生活场景。尤其是桌面居中处一位头戴花翎、身着官服、佩戴朝珠的“满大人”和一位身着华服、手执纨扇、露出三寸金莲的娇羞女子相互对视。桌身内配有各式精致漆盒,放置象牙制纺锤、线轴、线梭、顶针等女红工具,桌底缀灰色丝质斗篷,可放置缝纫衣物等物品。
中国丝绸博物馆国际交流部副主任周娅鹃向记者介绍,“整个女红桌是西式造型结合中式纹样,中西结合的一个样式,是广州工匠按照西方发来的货样,运用中国传统的髹漆工艺加工制作而成。”
记者了解到,今年,主题为:“丝绸之路:互学互鉴促进未来合作”的“2020丝绸之路周”将于6月19日至24日期间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行。前文介绍的几件展品都将在“众望同归: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展以及“一花一世界:丝绸之路上的互学互鉴”展上一一亮相,杭州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
展览信息:
“众望同归: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展览
展览时间:2020年6月19日至8月23日
展览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时装馆临展厅
“一花一世界:丝绸之路上的互学互鉴”展览
展览时间:2020年6月19日至8月23日
展览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时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