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吃五谷,生百病。"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了与“小病小痛”周旋。的确,大部分人类疾病无法被完全治愈。然而,这并不代表患者们就必须强迫自己忍耐不适的症状,更不代表罹患了常见病之后“不上医院,自己生扛”,以为就是减少麻烦、节省时间的好方法。现代医学能够帮助人们控制疾病发展,提升生活质量。孟阿姨的经历就是“生扛病痛”的“反面教材”。
“吃苦耐劳”的孟阿姨今年76岁,外表看上去在同龄人中算是年轻的,腿脚麻利,还能自己买菜做饭,只有家里人才知道,老太太的胃不好,反酸、肚子胀的症状很严重。而这一切,都得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说起……
孟阿姨年轻时吃多了就会稍微有点反酸,但是也从没在意过。1999年,她因为胃出血住了院,据孟阿姨回忆,当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止血抑酸药物治疗及住院观察就出院了,可自那以后,她总感觉自己的胃特别容易泛酸水,跟家人形容:“稍微吃点东西,胃就顶上了心窝子,怎么都不得劲!有时候晚上睡觉,往左边一躺,晚饭吃的东西就顺溜地涌上来了。”
孟阿姨很能“扛”,觉得医院都去过了,胃出血治好了,“剩下点反酸”也不是大问题。她甚至自己摸索出一套缓解的法子,每当腹胀反酸时,泡点温热的生姜红糖水缓解下症状,就这样,过了21年。
今年5月底,孟阿姨因为反复胸痛一周来到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就诊,胸部CT提示有食管裂孔疝,转入胸外科治疗。
图:肺部增强CT显示,食管内有孔疝,孟阿姨的胃已经突出到胸腔里了
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陈达与患者和家属耐心沟通,了解到孟阿姨二十年来的困扰,经过仔细阅片,陈医师告知他们,其实孟阿姨还真不用“自己扛”那么久!她的反酸症状是由食管裂孔疝引起的,手术完全可以治疗。
孟阿姨住进了医院,胃镜检查提示她患有慢性胃炎伴糜烂,反流性食道炎,食管裂孔疝。上周,陈达医师在腔镜辅助下完成了“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手术耗时仅3小时,术后恢复良好。
第二天孟阿姨就能正常吃稀饭了,不再反酸,更没有腹胀!复查食道造影显示,造影剂能够顺利通过食道,未见停滞。这代表孟阿姨吃东西也能顺利到胃里,没有梗阻的表现。术后第四天,孟阿姨就出院回家了。医生护士问她感觉怎么样,她笑得合不拢嘴:“好,现在很好了,胃里一点都没有难过了,太开心了,真要谢谢你们!”
陈医师介绍,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肌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
病因有先天性食管发育不全、食管裂孔部位结构削弱等。该病还可能因为手术、创伤或长期腹压增高,如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引起,
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患者多因胃烧灼感、反流或吞咽困难就诊,有时并发有消化道出血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梗阻、缺血、疝囊嵌顿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方式有放射影像学诊断(胸部平片、上消化道造影、CT检查等)、胃镜检查、食管测压等。
陈医师建议,食管裂孔疝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改变饮食习惯,少食多餐,以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为主,避免咖啡、酒的刺激,避免睡前进食或餐后平卧,睡觉时可采用头高足低位,卧位时抬高头、胸部,以减轻症状。值得提醒的是,可能导致反酸的消化道病症很多,建议患者要尽早前往医院明确病症。而对于内科治疗无效、反酸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存在出血、食管狭窄、溃疡等严重情况的食管裂孔疝患者,建议及时接受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