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杭州市文明办、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妇联联合指导,由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杭州网承办的大型名校长访谈栏目——《美好教育的杭州实践》自推出以来,受到了教育领域的持续关注,在家长圈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思想和涵养的老师校长们,无疑是文明校园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样也是学生成长的引路明灯。
说起美术教育,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总会被人津津乐道。这所历经百年的杭城老牌高中,秉承“艺文兼修、协调发展”的特色发展理念,让艺术和文化在每位学子身上相得益彰。就在5月5日,七中迎来了118周年校庆。别具一格的网上校庆“点亮仪式”,让学校“继往开来,未来可期”的美好祝福得到广泛传播。
深耕教育领域近30年的张江英,两年前来到七中。从书记到书记兼任校长,角色的转变,也让她对七中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日前,她做客杭州网演播室,讲述了她与七中的故事。传承并发扬七中的办学特色,成了这位新任校长的头等大事。
美术是特色,文化是根柢
强大的师资团队则是底气
已累计为中国美术学院输送新生1000余人;九大美院的录取率为50%以上;美术班一段率95%以上……这一系列亮眼的数据,是七中美术教育递交的一份份优异答卷。七中还拥有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优质生源基地实验学校,复旦大学视觉传媒学院实践基地学校等金字招牌。
七中的美术教育久负盛名,但学校却并不止美术特色教育。在张江英看来,雄厚的文化课实力也是七中双璧同辉的教学特色的重要部分。“艺术是七中的特色,而文化却是不能缺失的根柢。”
她进一步阐释,“艺术课程教育以文化教育为基础,文化教育保证了艺术特长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我们提出了‘艺文兼修,协调发展’的特色定位,希冀以文化奠定学生成才根基,以艺术营造学校教育特色。”
翻看七中的校友名录,一个个耀眼的名字跃然纸上。开国元勋陈叔通是七中最早的创办人之一;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项兰生是七中的首任校长;钱学森之父钱家治曾是七中前身—安定学堂的校董。茅盾、范文澜、何之泰、华君武、柯召、冯亦代等众多知名学者,都是七中人。
她自豪地打着比方说,“前浪们很优秀,后浪们也是‘尽情奔涌’!” 百年七中,正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其重要的推动力量则是强大的美术教师队伍。
张江英介绍,“学校现有美术专业教师35人,还将陆续招聘30名左右的美术教师。我们的师资规模甚至超过了一些大学的美术系。”
“硬核”级师资队伍的打造,离不开学校对教师的悉心培养。“课堂教学+领域研究+专业特长”,是学校教师培养的基础。除了传统的“师徒结对”模式外,学校还成立了“三支队伍”,即学术顾问组、骨干教师组、新秀教师组,推进校本教研活动的高效开展。
“七中美术教师的自我定位是既做教育家又做艺术家,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发展自己。”她表示。
解放路校区9月重启
招生开启“一校两区三志愿”模式
近日,杭州市教育局公布了2020年高中保送生招生计划。其中,杭七中今年扩招288人,招生计划比去年增长了近50%。其中转塘校区文化班扩招48人,解放路校区美术特色班招收240名新生。对于今年参加中考的学生来说,无疑增加了一个更为优质的升学选择。
学校扩招增容的背景,是七中解放路校区将于9月份重启。自此,七中“一校两区三志愿”正式实施。
“两个校区,根出同源,师资共享,资源共有。唯一的区别是转塘校区为寄宿制,解放路校区为走读制。选择文化班,可以就读转塘校区。选择美术班,愿意住宿的,到转塘校区;愿意走读的,到解放路校区来。” 张江英幽默地表示,“美术、文化、走读、住校,排列组合,总有一款适合你。”
假如时光倒流,追溯七中的悠久历史,可知解放路校区正是学校的起航地。创建于1902年的杭七中,前身为“浙江安定学堂”。这里不仅是现代教育和美术教育的先行地,也是“安定精神”的萌发地。
在访谈过程中,她多次提及七中的“安定精神”。早在一百多年前,陈纯先生任校长时制定了“诚、勤、爱”三字校训,勉励学生“诚以律己,真实无妄;勤以治事,自强不息;爱以达人,爱国爱群”。三字校训绵延百年,早已形成了七中独特的“安定精神”。
“解放路校区的重启,对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她介绍,“不久,这里将会成为一个设施设备先进、环境优雅别致的精致艺术校区。” 在张江英看来,老校区的再度焕新,也将开启七中发展的崭新历程。
今年点亮七中的特殊校庆仪式,旨在呈现一个不一样的七中,“既传承了优秀的历史文化,丰厚底蕴,又能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勤奋敬业是教师的基本功
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在七中任职近两年,张江英想用“宏深富美”四个字来形容自己眼中的美丽学校。
“宏”指两个校区尽展宏图,根出同源,珠联璧合,又各美其美;“深”指的是学校历经百年,几易其名,数迁其址,却从未停止办学的教育意志力;“富”是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硕的办学成果;“美”则是学校优美的自然环境,厚重的历史底蕴,雅致的艺术气息,共同形成环境育人的强大功能。
这位在对话中谈吐不凡、气质端庄的女校长,是一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还是一位依然坚守在教学一线的政治学科名师。
立足三尺讲台,书写春华秋实。她说自己更愿意走上讲台,原因是“在教学中可以更真切地关注教师的想法、学生的现状,这样能够保证无论是学科教学还是学校管理,都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把学生的发展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教育名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张江英对此十分认同。她说,学校教育是依靠细节促进学生生命个体健康成长的过程,教师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提升和引导。
她指出,“无论是教师还是管理者,勤奋敬业是基本功,更重要的是情怀和坚守。”
在今年疫情之下特殊的开学典礼上,她以《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为题,为广大师生上了一节意义深远的开学第一课。对于未来教育,她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未来的教育应该是朱光潜美的教育,应该是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应该是卢梭善的教育,甚至可以是王阳明心的教育。未来教育一定是立足于人,成就于人的教育,让每一个心灵都能真正体味到教育的美好。”
对于教育有着深入思考的张江英,谈起七中未来发展时表示,学校将着力追求“美好教育”,坚持“安定树德,厚朴立人”的办学理念,将七中办成一所务实进取的一流示范高中。
“坚持对美的追求,实现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全方位的美。”访谈尾声,她对七中的“美好教育”下了定义。 让我们一起期待崭新的七中和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