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浙江援鄂男医护隔空向家中妻子送祝福!待陌上花开我就缓缓归来!
发布时间:2020-03-08 17:56:56 Sun  来源:杭州网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在这个新冠肺炎疫情还未休止的时刻,这个节日,对依然征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来讲,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有数十对奋战在援鄂前线或大后方的双职工家庭;也有太多丈夫/妻子在战场“拼杀”,爱人在家中坚守的感人故事。

在妇女节到来之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3名援鄂男医护,悄悄地录制了隔空视频,献给在大后方坚守的爱人。

今天,我们就走进这3对夫妻,隔着屏幕感受他们爱的祝福。

丈夫何旭东: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 驰援武汉协和肿瘤中心

爱人吴松红:邵逸夫医院医保办

2月13日晨7时许,在上班的路上,我突然接到主任电话,告知浙江省正在紧急组建医疗队去武汉支援抗疫,问我愿不愿意去。因为我有两个年幼孩子,让我考虑下。我当时没有多想,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这个时候我有责任去,遂当即报名应召。

因时间紧迫,上午的专家门诊结束后,我便回家整理行李和家人告别。当晚,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拿着手机缠着要和我拍照、录像,并给我写了首诗:“病毒猖狂父去汉,独看车影渐远去,但愿爸爸平安归,消除病毒迎春天。”

是夜,他非得和我一起睡,并偷偷地在被窝里哭泣,我不断安慰他,尽量表现得轻松、快乐,但有时也禁不住鼻子发酸、热泪盈眶。次日晨6时,我和同事在医院集中,参加出征仪式后于当日中午飞抵武汉。和大多数队员一样,因时间紧迫,我在抵达驻地等候入住的期间,快速、短暂地学习和演练了相关防护流程与操作,掌握要领。

2月15日,我们医疗队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8楼隔离病区。在快速进行人员调配、安排,拟定收治流程,克服重重困难后,于下午3时开科收治新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当日即收满床位(64人)。目前处于满员的运转状态。

在武汉协和肿瘤中心8楼隔离病房,住的都是新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部分为重型患者。患者除发热、咳嗽外,普遍有焦虑、恐惧情绪,有时会为点小事大发脾气。这时候,需要我们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给予鼓励、消除恐惧,及时处置各种不适症状。

而当他们得知我们是来自浙江的医疗队时,都不约而同地投以信任的目光。从那一刻起,我们就像一家人,共同抗击新冠病毒,赢取最后的胜利。

截至目前,我们负责的病区已经出院了28人,情况越来越好,看着武汉街头的春意,我觉得胜利在望。

丈夫梁寅:邵逸夫医院ICU护士 援荆门医疗队队员

爱人陈丽:邵逸夫医院ICU护士

2月12日,我随邵逸夫医院援荆门医疗队抵达荆门。

来这边之前我有想过各种困难,但来了之后发现有些情况远远超过我们的预计。没有现成的监护室,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不到24小时就改造了一个能够收治危重患者的监护室。

第二天,我就和同事走进了病区。根据排班表,14日下午4时至8时是我的第一个班。全套防护服装备的穿戴十分耗时,我特地提前了一个多小时到达病区。

准备工作远比我想象的更为复杂。虽然疫情发生以来,自己也一直坚守一线,但这是第一次真正近距离接触新冠肺炎患者,我按照穿防护装备原则,认真有序地戴上了N95口罩和外科口罩、帽子、防护服、手套、长靴套、隔离衣、眼罩……

时针指向下午4时,我准时进入医院ICU。这里患者的危重程度出乎意料地重,这些病人放在自己医院的监护室也都是最危重的那一批。

我面对的是一名60岁的危重症女性患者,她的情况不容乐观。为了更好地给她实时调整适合的呼吸支持,我每隔一个小时就要给她抽血进行血气分析,以此作为调整呼吸机参数的重要依据。

然而,一个原本最为熟悉的抽血动作,此时却异常艰难。防护服很笨重,它让我的动作变得相对迟缓。在层层防护之下,视觉、听觉、触觉都受到了影响,平时只需要一两分钟就能完成的抽血,在这里得至少四五分钟。

前期,我们最多的时候要照护21名危重型患者,病情危重就需要更多的护理人员去护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员的短缺,一些同事甚至要上五六天班才能休息一天,还有很多诊治危重症患者的物资不足或者缺少。

但大家都通过努力一一克服了,现在,很多危重症患者都转成重症或者轻症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病房里也开始出现了生机。我们打起饱满的精神,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工作,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如今,邵逸夫医院援荆门医疗队迎来了多名出院患者。我想,回家的路,更近了。老婆,待陌上花开,我就缓缓归来。

丈夫:刘祥 邵逸夫医院ICU护士 援荆门医疗队队员

爱人:周鑫玲 从事财务工作

“持续太久空空的大街,乖巧又配合的患者,你我穿戴整齐打怪兽,奈何超人都是凡人,而后余生想做个凡人,救死扶伤,平平淡淡过一生。”

作为浙江省首批支援湖北荆门医疗队队员,这是我最大的心愿:做个凡人,救死扶伤,平淡过完这一生。

今天,是我跟随浙江省首批支援荆门医疗队抵达荆门的第26天。投入前线工作以来,邵逸夫医院医疗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邵医速度”。

我们在荆门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区)的一层病区,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建立了一个ICU;我们成功将荆门市首例ECMO患者撤机,并恢复到撤掉呼吸机并能够自主进食……

我们来只有一个目标:把一个个危重型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

气管插管、拔管,床边卧位胸片,俯卧位通气,翻身给药等照护细节,都要与新冠患者进行零距离接触。

单就“俯卧位通气”这一个护理细节来说,就需要5名护士同时来进行。俯卧位通气是针对气管插管的危重病人进行护理操作,主要是为了通出肺部痰液,让患者通气更为顺畅。一个班下来,贴身穿的洗手服总是黏在身上。

荆门一战是难啃的硬骨头。但这些不断好转的患者,成为我们医护人员前行的一道微光。而那束患者与我们共同看到的微光,正逐渐凝聚成为一道光芒,让更多人看到春天与希望。

作者:记者 杨威 通讯员 王家铃 李文芳 周素琴  编辑:李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