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之后,1月26日,拱墅设立了全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下文简称观察点)。
每天定时配送食品和生活物资,满足医学观察对象的生活需求,收集生活垃圾并集中处理,早晚两次检查医学观察对象的体温及身体状况并做好记录,对房间进行消毒……6天来,全体医务、保障人员24小时“三班倒”坚守一线,观察点整体运行稳定,全部医学观察对象均建立个人档案和每日观察记录,未发生突发情况。观察点有序高效运转的背后,是医者使命的召唤,是红色党旗的引领,更是整个团队众志成城的力量。
最美逆行 有一种担当叫做“让我上一线”
“观察点需要医护人员进驻,24小时开展医疗保障工作,每期15天,现征集医护人员。”
1月27日,这条简短的征集令出现在全区各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的工作群里。没一会儿,各个群里频频响起“我报名”“让我去”的回复声,短短几个小时,就有五六百人写下“请战书”,向防控指挥部请愿驰援一线。
“我是一名公卫人,疫情防控刻不容缓,这是我的职责,更是使命,奔向防控一线我责无旁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康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科长李波毅然写下了这份“请战书”。
李波负责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防保工作,确保环境消杀、医疗垃圾收集清运等防控措施的规范,尽管工作很累,李波却没有丝毫犹豫和怨言。
陈祥尧是半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7月新入职的中医师。作为一名新郎官,他原本应该出现在1月29日黄山的喜宴上,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毅然决定主动报名驰援防疫一线。
“你只要把单位的工作做好,家里我会负责解释!”对于这位“落跑新郎”,陈祥尧的妻子用简单的言语给了他最有力的支持。1月26日上午,陈祥尧从黄山坐高铁赶回杭州,到达杭州已经是12点10分,中途回家简单收拾了下,下午1点就赶到隔离点开展保障工作。
扶危渡厄,医者担当。坚守在观察点一线的医护人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救死扶伤的初心和使命,他们逆行之路的每一步,都是那样坚定。
党建引领 党旗高高的飘扬在防疫一线
来到观察点要经过三重安检,走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鲜红的党旗,在这特殊时刻,鲜艳的红色总会给人一种莫名的感动。
进驻观察点当天,半山街道党工委委员许海峰就与区卫健局两位副局长朱志勇、朱剑琴商量,成立了全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临时党支部。每天上午9点,临时党支部都会召开例会,4个工作组轮流交流总结工作经验,明确当天重点任务,确保精准调度。
“喂,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呀?”“爸爸这儿很忙,暂时不能回家陪你了。”这是许海峰和他年幼儿子的一通电话。从大年初二接到紧急通知开始,许海峰就匆忙带着简单的洗漱用品跟医务人员一起驻扎进了观察点。
作为观察点临时党支部的发起者,许海峰愈发感受到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们要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疫情一线”。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6天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不单要抽空召开支部专题会议梳理防疫情况,还要对一天的数据进行汇总上报。
沈典,康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卫科医生,他不仅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还同时递交了一份饱含热情的“入党申请书”。
党员干部们争先恐后报名奔赴一线的场景让沈典更加坚定了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党员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年轻人做出了表率。”和临时党支部的党员干部并肩作战,沈典难掩内心的激动,他希望自己能够冲在最前方,为打赢这场疫情作出贡献。据悉,沈典的爱人也是一名医生,这一次,夫妻双双奋战一线,年幼的儿子一直跟着外婆在老家。
尽管每天巨大的工作量极大地消耗了这支临时队伍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但每当他们抬头看见那一抹鲜红旗帜,仿佛又充满了力量。
众志成城 我们素未谋面却又亲如一家
“机场大巴有一批医学观察对象要送过来……”“萧山机场还有医学观察对象要过来,飞机2点到达。”观察点里,电话此起彼伏。临危受命,正在值班的叶玮琳、李波等党员干部打起精神,有条不紊地做好全部医学观察对象的建档和安置等工作,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而这个时候,时针已经指向了凌晨四点。疲惫的他们还来不及休息,这边电话又响起来,“能给我送一点方便面吗?”“我有点冷,请帮我送两床被子。”于是,大家又走在了送餐、送物品的途中……
这是1月29日凌晨观察点紧急接收全市调剂来的医学观察对象一幕场景。医护人员细致到位的服务,让这些刚下飞机、手足无措的医学观察对象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疫情面前,我们都是一家人。”作为这个临时家庭的“家长”,朱志勇、朱剑琴说的最多的便是这句话。疫情无情,却把医学观察对象和医务人员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每一个医学观察对象入住观察点前都需要进行“预检分诊”和流行病学史的调查并逐一登记;入住以后,医务人员每天要为他们进行体温的监测和相关症状的观察,这样一套特殊的流程也造就了一种特殊的“亲情”。
“我们‘素未谋面’,却又如亲人一般。”观察点医护人员李婉儿觉得,用这句话形容他们和医学观察对象的关系最合适。“每日两次登记体温既是工作之一,也是我们特殊的问候方式。虽然只是电话对话,却不忘互道晚安。”
“用我们的温暖换取你的心暖,尽最大努力满足医学观察对象各种需求。”正如李婉儿所说的,整个观察点正被一个良好的氛围所弥漫,医学观察对象和医务人员众志成城,对战胜疫情充满了希望,而这,得益于观察点“可持续”的规范管理和“亲人般”的心理疏导。
为配合疫情防控,观察点关停了中央空调,考虑到房间较冷,部分医学观察对象衣服穿的少等问题,观察点紧急增加被服、添置热水袋等御寒物品,医护人员们也争先恐后地主动提出把自己用的取暖设备让给医学观察对象。
老家北方的阳光“大男孩”孙墨,运用他精神科医生“心理疏导”的专长,不仅很好地安抚了医学观察对象的情绪,更成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医务人员团队的“开心果”。1月31日的夜晚风很大,贴心的同事叶玮琳特意为孙墨准备了一个热水袋,在交班时给了他一个暖心的小惊喜。
像这样的“小温暖”,观察点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