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间谍安全防范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10月31日,《浙江省反间谍安全防范办法》新闻发布会召开。
新中国成立以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国家的间谍情报活动从未停止过,反间谍斗争一直是尖锐、复杂的。浙江走在反间谍斗争前沿,与各类对手在渗透与反渗透、窃密与反窃密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2019年7月16日,《浙江省反间谍安全防范办法》以省政府令的形式予以公布,并自9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例反间谍人民防线地方立法,对于浙江省防范制止间谍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省扎实推进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浙江省积极谋划和推进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主要体现在:加快推进反间谍领域地方立法,先后制定出台《浙江省国家安全技术保卫办法》《浙江省反间谍安全防范办法》,在全国走在前列;逐步形成“地方政府统筹组织实施——国家安全机关协调指导——行业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三位一体反间谍安全防范管理体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有效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反奸防谍意识,公民举报间谍行为线索的数量逐渐增多。
“由于间谍活动会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浙江省国家安全厅厅长黄宝坤表示,既要发挥好国家安全机关的专业专长,也要加强多方面的统筹协作,共同形成反奸防谍的“铜墙铁壁”。
《办法》作为首例反间谍人民防线地方立法,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主体责任,构建严密的反间谍安全防范体系。具体来说,《办法》从强化工作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完善反间谍安全防范管理体制、落实落细单位主体责任、突出宣传教育、强化监督问责等五个方面,明确了有关规定要求。
广大群众需谨慎“三注意三不为”防间谍
间谍活动隐蔽又神秘,在日常生活中,普通群众也可以用实际行动识别、防范间谍活动,主要归结为“三注意、三不为、一报告”。
“三注意”,即在求职时,对招聘方要求提供单位内部情况或机关文件、公文的,工作内容涉及搜集军事、政治、经济有关敏感数据和信息的,要引起注意。在对外交流交往中,对以学术研究、论文征集、咨询机构名义要求提供内幕情况的,要引起注意。日常生活中,对不明身份人员,以情色或金钱引诱要求提供党政、军工、科研等单位的内部、涉密资料的,要引起注意。
此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到“三不为”,即在网上交友、求职、聊天等过程中,不轻信他人,不在网上谈论敏感话题,对无故加为好友的陌生人,要仔细鉴别身份;在日常生活中,不轻易拍摄军事设施(包括船舶、飞机)、政府大楼等敏感目标,不将观察到的涉及军事装备、军事部署、军事演习的敏感内容等,在网上扩散或发送;在出国(境)时,不随意出入涉黄、赌博等复杂场所,不贪恋意外获取的利益。
最后,无论是在境内还是境外,对于本人或身边人遇到或发现的各种可疑情况,或是受到境外不明身份人员纠缠、威胁时,都要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或我驻外使领馆、所在单位等报告。《办法》规定,如公民举报的涉嫌间谍行为及其他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信息和线索经查证属实,国家安全机关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并对举报人员信息予以严格保密。
浙江省司法厅巡视员杨必明表示,要把《办法》的精神和规定真正落到实处,关键在于贯彻实施,这需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扎实工作,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和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