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地铁5号线宝善桥站至建国北路站联络通道施工渗漏水突发事件,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险攻坚战就此展开。
连续24小时,出动搅拌车170余辆,浇筑混凝土1722立方米,500余名一线建筑工人组成抢险队伍搬运沙袋,10余家建筑施工企业自发组建抢险力量赶到现场……
杭建宣供图
“现在家里水、电、气都通了,准备晚上煮点面条吃。”目前,受此次事故影响的部分居民,已陆续返回家中。
1小时内启动了应急响应
8月28日上午,10点30分。
最先接到电话的市质安监总站监督员周静增边跑着出了会议室,“快,赶紧通知施工企业撤离地下和地面全部施工人员,通知交警封锁道路,撤离周边居民和车辆。”
“已经赶到现场的同事们,赶紧把警戒线拉起来,把沿街店铺、围观群众也赶紧劝开。”
10点45分。
市质安监总站地铁一科监督员们赶到了现场。和他们一起陆续赶到的还有市建委系统的30余位同事们。一见面,他们与地铁集团等工作人员就一起开始商量应急预案。
“综合路面沉降、地质、和周边管线等情况,需要马上对道路沉降区域组织混凝土浇筑,我们赶紧通知混凝土搅拌企业。” 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开始统一部署。此时,相关应急响应也已启动。
11点,燃气管线压断,现场燃气开始泄漏。
“等燃气处置好了以后就赶紧下去看一下,把情况摸清楚了尽快确定方案。”市质安监总站王萌站长和史文杰副站长商量后说。
11点30分,市建委、市安监总站和市地铁集团的安全专家们开始摸索着进入地下施工现场,查看地铁区间隧道和已出现透水的联络通道。
10多分钟后,鞋上站满了泥浆的专家们带回了第一手消息,“综合岩土、地质、结构、施工安全等情况,建议封闭联络通道、启动房屋监测。”
任务随即落了下来。
11点45分,按照“确保项目周边居民住宅安全,绝不让险情扩大”要求,现场抢险人员分成专家技术检测组、现场应急抢险组、混凝土调度运输组、施工物资支援组,各组分头行动,全面投入应急抢险。
这场持续了24小时不间断的施工抢险,悄无声息地展开了。
12小时连续监测
“赶紧组织现场应急抢险组迅速来到宝善桥站和建国路站区间隧道洞门位置用水泥袋封堵,避免渗水进入其他区间隧道。”市建委、市质安总站联合市地铁集团和施工单位迅速行动,针对坍塌区域组织混凝土灌浆。
“11点15分接到通知,我们当时正在吃午饭,一听说扔掉筷子就赶来了,这类抢险就是跟时间赛跑。”第一辆车华威公司驾驶员匡师傅记得,第一辆混凝土搅拌车在11时25分从企业出发赶往了现场。
12点,第一台混凝土泵车和搅拌车进入现场;12点10分,混凝土浇筑作业开始。在市绿色建筑促进发展中心的协调下, 7家混凝土企业的泵车和搅拌车从两侧有序进入现场分头开展抢险作业。
“到19点,现场浇筑工作就全部完成了。”这时,市建委系统30余位同事们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据初步统计,仅28日下午,共出动混凝土泵车8辆,搅拌车170余辆次,浇筑混凝土1722立方米,现场险情得到控制,未发生房屋倒塌和路面再次塌陷等二次危害,也为细部抢险作业赢得了时间。
混凝土灌浆的同时,监测也正进行中。就在第一台混凝土泵车和搅拌车进入现场的同时,监测单位也赶到了现场,同步开始对房屋和道路沉降情况进行监测。
13点,低频地质雷达检测人员到位;14点,出具了第一份监测报告;16点,出具地下空洞情况报告。
“从监测数据分析,树园小区31幢顶部发生沉降,其他幢号房屋监测数据正常。地质雷达探测发现塌陷区周边20米范围内路面硬壳层局部有空洞,需要细部注浆。”周静增说道。
下午16点30分,新一轮监测结果出来了,“房屋监测、路面沉降监测正常”、“区间水位监测均正常”……
杭建宣供图
4小时连续强力抢险
下午6点,杭城迎来短时雷阵雨,新浇筑的塌陷区域可能面临混凝土失效的危险。
面对再次出现的险情,市建委紧急调度,向周边建筑工地发出支援通知,10余家施工企业自发组建抢险力量赶到现场,500余名一线建筑工人组成抢险队伍搬运沙袋筑起挡水墙。
“上午就听说这边工地出了事情,按照工地应急响应预案,我们做了一些准备,没想到真的用上了。”宏润建设地铁5号线11标项目水电工周先亮也赶到了现场,顾不上大雨和泥浆,赶紧开始搬运沙袋。
“我们在现场就组织了突击队,分成了多个小组,有的传递、有的装沙、有的扛运、有的建堤,根本顾不上下不下雨,一直来回跑。”连轴转了4个多小时以后,在路面塌陷四周堆起了一个三层高的挡水墙,“这样应该就没问题了,基本可以防止雨水灌入了。”
夜幕沉寂了下来,抢险仍在继续。
“晚上到明天可能还会下雨,可能还有新的情况,我们今晚要守在这里,不能出任何问题。”应急指挥部灯火通明,细部抢险工作仍在继续。
直到29日晚7点30分,包括市建委相关部门、市地铁集团、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测企业专家们,依然待在指挥部,讨论着后续处置方案。
下一步,市建委将研究后续施工技术措施,确保周边房屋安全,同时将组织开展建设工程专项安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