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书斋是浓缩的园林,园林是放大了的书斋。以小见大,都是文人书斋方寸间的艺术。明清文人们把书斋这块不大点儿的地方,作为自己追求书斋意境及精神寄托之所,甚至还会亲自参与到自己的书斋设计。那么,他们都会在书斋里放一些怎么样的艺术陈设品呢?他们书斋“文房四宝”所衍生出来的“清玩之物”都有什么讲究呢?于5月29日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拉开帷幕的“书斋闲赏——苏州博物馆藏明清文房器具展”可以告诉你答案。
瓶花
活动开幕当天,一场“清和雅集”亮相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雅集,是文人雅士酬唱聚会的一种形式,主要以诗、词、曲、赋、琴、棋、书、画等为媒介展开,包括了文学创作、艺术鉴赏、宴饮赏玩等丰富内容,在中国文人群体中具有悠久的传统。明代,是文人雅集极为密集的时期,雅集内容更为丰富,参与人群也更加扩大。
焚香
在本次雅集中,着明制衣饰品的表演者,通过一系列的仪式,在江南文人书斋环境下完成炉瓶三事、明代瓶花、抚琴、明代煎茶等四般明代书房雅事的呈现。
本次展览共展出苏州博物馆藏明清时期文房器具164件(套),展品涉及笔、墨、纸、砚及衍生的文房清玩和文房陈设,材质有竹、木、玉、牙、角等。据悉,展览将持续到8月25日。
描金云龙纹宫绢(局部) 清(1644-1911年)
器物说明:此绢以黄纸托裱朱红色绢。上下留天地头,中央纵列描金云龙纹,龙体曲折,内为灵芝祥云。龙身以金线双勾,龙睛、龙鳞等处以银色映衬。此绢仿当时粉蜡笺纸的形式,织造在极为细密的绢帛上,涂布带有胶矾并经溶有白粉的各色染料后,再描饰金龙图案。尺寸如六尺宣,绢质细密柔软,表面精致匀整。全幅有九龙三珠,龙五爪。
嵌螺甸圆砚盒 清(1644-1911年)
器物说明:圆柱形,天落盖,底盒除承托一层圆砚外,另有一活层,有边轴可旋出,内可贮墨。砚质端石,扁圆形,光素无纹,内底倾侧,以利贮墨。砚盒遍体髹墨色漆,漆质坚实致密,高雅古朴。盒盖圆面中心嵌有螺钿“太师少师”图案,两狮双向立,作嬉戏状,各回首相顾,形态逼真。盒盖周壁饰嵌螺钿团花纹,构思奇巧。何澄子女捐赠。
本次展览共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为“文房四宝”,展品主要为笔、墨、纸、砚。四宝之中,端、歙砚,湖笔,徽墨,宣纸为其中翘楚。明清时期的苏地为江南风雅的代表地之一,物产丰富,文化昌盛,时人聪慧好古,吴中绝技独领风骚。其地所产或时人所有的“文房四宝”也有其独特之处。
象牙雕竹林七贤笔筒 清(1644-1911年)
器物说明:笔筒以象牙为材料,模仿江南嘉定派竹雕深浅浮雕法,刻画了深山庭院中七贤在青松草地竹林之间游玩的场面。竹林七贤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七位“竹林名士”。他们或手捧酒杯,蹙额沉思;或赤足趺坐,两目凝视;或披襟抑膝,若有所思。表现了六朝士大夫放荡不羁,傲然超脱的性格和神态。
第二单元为“案上风雅”,展品主要为“文房四宝”所衍生出来的“清玩之物”。“文房四宝”的概念自北宋时期形成,由宋入明,文房清玩之物范围在不断扩大,明人屠隆在《文具雅编》中竟列有“四十三种清玩”。在这一单元中,除了常见的笔筒、笔架、笔洗、砚滴之外,还有精美的文具盒以及丰富的文人印章。明清时期,苏地文人交游密集,彼此之间互赠文玩、印石之物,有时还互相题字应和以表纪念。
石梅款紫砂胆刻锡壶 清(1644-1911年)
器物说明:此器为锡制半瓢壶。直流上翘,兽形飞把,弧钮平盖,平底,包底圆润,器形古朴浑厚。把、钮镶紫檀木并嵌银丝,有敦实感。壶身一面刻诗云“一瓢半瓢,酌水励操,颜氏之乐,许由之高。石梅为学古二兄铭。”壶内底钤阳文篆书“石某摹古”方形朱印款。方把外侧面篆书嵌银丝“壶史”。
石梅,又名朱坚、野鹤,浙江绍兴人。工鉴赏,多巧思,沙胎锡刻壶是其创制。
第三单元为“幽斋陈设”,展品主要为书斋之内的艺术陈设品,如琴棋书画,茶、香、花器等。这些艺术陈设互相映衬、搭配,彰显着使用者的思想与情趣。明清时期的苏地更是出了许多书斋陈设品鉴的名家,如经营“艺圃”的文氏家族、过云楼主人顾文彬、《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等等,这些品鉴陈设之景,在本单元几幅设色书斋绘画中展现地淋漓尽致。
展览现场
苏州与杭州同为中国江南城市的代表,但两座城市散发着不同的气质与底蕴。主办方希望通过这些文人闲赏的“玩好之物”追溯历史,还原记忆,因为这些展品不但反映出那一时期苏工匠人的高超技艺,更能使观者真实而直观地了解苏州文人的审美文化及充满格调的苏州性情。
展览信息:“书斋闲赏——苏州博物馆藏明清文房器具展”
时间:2019年5月29日——2019年8月25日
地点: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名窑传承馆(杭州市上城区南复路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