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近两万字直抵人心的报告中数十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每一条都细致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全国推广的“枫桥经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种种杭州元素也让来自杭州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备受鼓舞。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听完后用两个字来评价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即“情”和“实”,情怀满满,干货多多,他关心的两个重要问题,在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呼应和答复。
宏观调控让企业发展真正“活”起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罗卫东认为,在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中,以积极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比如减税降费,来激发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让其能够真正的活起来、动起来,让企业在运行过程当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能够真正得到解决。
民生发展靠教育 人才培训是关键
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对此感到满意。“国家经济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最大的短板就是技术和人才,技术还是靠人才。”罗卫东认为政府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人才培训、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非常准确,“职业教育从长远地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抓手,通过人才培训可以发挥带动扩大就业、刺激内需、改善品质等全方位的作用。”
打造杭州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还需“动脑筋”
近年来,杭州营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大气包容的人才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来促进营商环境改善。杭州的营商环境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罗卫东特别从民营企业的角度思考,分析如何让企业家产生安全感。他希望,作为具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杭州可以更多思考从地方立法和司法方面更大力度地推进地方法治建设,为企业家和一般经济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更可靠、更稳定的法治保障。以法治手段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依法保护各类经济主体特别是私营企业主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收入安全、经营完全,解除企业经营者的后顾之忧,全心全意把资金和时间精力用于发展经济,让杭州继续走在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