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达官显贵的营养品,到时下老百姓日渐追捧的养生之道,人们对膏方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几天,雨水一多,天气一凉,很多人就惦记起了这种冬令调理的中药瑰宝“膏方”。
膏方,又叫膏剂,属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8种剂型之一。自古以来膏方制作工艺都是祖辈相传,制作绝活很少外传,即使师带徒,技艺也只在少数人手中。
俗话说,膏方补不补看医生,灵不灵看药店,膏方制作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膏方的品质。传统膏方究竟是怎么熬制的?熬制过程中有什么讲究?历经几百年这些讲究还能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吗?今天,记者特地探访了省名中医馆的制膏车间。
老底子挑着担子去做膏方
省名中医馆中医科主任中医师申屠晓良向记者介绍了膏方的起源。
膏方最早宋朝就有了,到了明清的时候才发展成膏方药。清朝的时候,开始流行吃膏方,但都是有钱人吃的。每年冬天,有很多老板、官员都会让坐堂医生给他们把脉,医生会根据他们个人的情况开滋补的膏方。
解放后,一些绸厂、丝厂的老板来开膏方,平常老百姓吃不起。我记得那时有些药号做膏方的药工每个月就有一百块工资,在当时这可是大数目了,要抵人家一年的工资了。
医生开的药方要拿到药房审方,经验老到的药师一看药方,就能明白顾客的需求,并按照医生开的方子配料。有时候,老药师也能给开方子的医生提有用的意见。那时候制作膏方一般都是在顾客家里完成的。
浸泡药材是做膏方的第一步,一般都要浸泡4到8个小时,要用冷水,这样才能把药材中的蛋白质浸出来。
之后开始煎煮,我们叫“煎煮清膏”。煎药的炉子是广东陶炉,用白炭做燃料。第一道煎煮,开始时用武火加温,沸腾后改用文火慢煎。为了防止粘锅,要用竹铲不断搅拌。沸腾后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后,看到水面与药面齐平,或者有沸腾的气泡从药中冒出来,就用铜勺将药和药汁从锅里捞起,装入竹篓或布袋,放到药榨上压榨。
榨后的药材放入铜锅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煎煮榨汁。三次榨取的药汁合并后放在一起沉淀。沉淀的药汁用筛过滤放入铜锅,用文火加温,并不断搅动,防止焦化,直到形成稠膏状。这时用竹片取一点滴在干燥皮纸上,没有水迹,就是清膏了。
滋补膏收膏的时间要凭经验把握。用竹铲挑起锅内膏转一圈,如果膏成薄片状往下流,行内称“拉大旗”,这时把果品、人参粉等加入调匀,马上出锅,放在消毒过的容器里就好了。
现在是怎么做膏方的?
好膏需要好药材。最好的药,才能做出最好的膏方。行内熬膏有七字诀,即:浸、煎、榨、化、滤、熬、收。熬膏需要一套流程和制度。
你们刚才看到的车间,工作人员都穿戴白衣白貌,保证加工过程干净整洁。首先称好煎膏方的中药,一人一方,分门别类登记好,工作人员签上名,这样就不容易出错了。
接下去就要浸药材了。每味药材都必须放在不锈钢筒里浸泡3到4个小时,一定要用冷水,这样容易把药材中的精华浸出来。浸泡之后的煎、榨、化、滤、熬,基本上可以一步到位,这就需要用到现代化设备了。
用煎药机一般花费3到4个小时,能够把药材当中的有效成分充分煎煮出来,这比较适合小方子。大方子就要用真空浓缩罐了,把药材放在密闭的容器中浓缩,一个很干净卫生,还有一个,提取出来的药汁比较纯净,不容易挥发。
为什么要3到4个小时那么久?
因为大部分药,在煎膏锅里都要煎两次以上,药量很多的话,就要3次,这样才能完全把精华煎出来。以前那时候是煎不到这么透的,毕竟技术进步了。当然,开方子的医生也会有自己的要求,像人参这样贵重的药材需要单独煎的,阿胶要用黄酒浸泡的……我们都会按照要求单独制作。
在熬膏七字诀当中,收膏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唯一保留下来的纯手工技术活。收膏的过程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这是没办法从书本上学到的,都是凭老师傅多年的经验得出的。
现代化仪器看过了,轮到我来讲讲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收膏技术了。老底子收膏,就是把之前滤好的药汁倒进紫铜锅里,用柴或者煤炉慢慢加热。
现在先进了,改成煤气炉,这样可以快一点。但是锅子还是得用紫铜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用铁或者铝,又或者其他什么金属,高温下可能会起化学反应,这样熬出来的膏就不纯正了。
光熬是不够的,还要一边用竹板不停地搅动,不然很容易结底的。当然,这个竹板也是有讲究的,最好是用毛竹的篾青和篾白中间那一层,既有弹性又有刚性,搅拌起来力度均匀,出来的膏才会很细腻。
就是这样子边熬边搅,等药汁浓缩成膏起码要3到4个小时,这时候把竹板拎起来看一下,如果形状是细细的一条,我们叫“挂珠”,那就熬好了,可以装在小罐子里保存;如果是竹板上面挂满了药汁,我们叫“挂旗”,这样就可以做成一小片的真空包装,平时上班、旅游什么的,带一片在身边随时都可以拿出来吃,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