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展开幕式上,邓林(右下)被镜头包围。
摄影展入口处的观众。
展厅一角。
《疼爱》——1990年8月摄于河北省北戴河,是年邓小平86岁。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我的爸爸不是神,他也是平常的人,和普通人一样,他也有他的喜怒哀乐,有他的倔强个性,有他的自然表情。他是一位生活在我们中间、有血有肉、感情深挚、充满旺盛生命活力的人。他是一位好爸爸,好爷爷,好丈夫,好儿子。”——《邓小平——女儿心中的父亲》摄影展前言
本网讯 今天,浙江美术馆一下子涌来了很多市民,其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芳华正茂的年轻人。他们都来观看一场平凡而又珍贵的展览——《邓小平——女儿心中的父亲》的摄影展。不同于以往有关邓小平的摄影展,这次展出的近百幅照片是邓林以邓小平长女身份的独特视角,拍摄记录了日常生活中的邓小平以及他的兴趣爱好和内心情感,呈现出一代伟人最自然、最生动、最丰富,同时也是他并不为常人所知的生活侧面。
这些珍贵照片多数都是邓林在1980年到1993年间拍摄的,拍摄的地点多为北京、杭州、上海、北戴河等地。镜头对准的并不是国家大事,而是一个女儿在心中、眼中、镜头中留下的对父亲的生活记忆,其中有邓小平外出疗养、在家读报看电视以及和孙辈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情景。
邓林从自己为父亲拍摄的千余幅生活照片中精选出来的,分“我的爸爸”、“爸爸妈妈”、“爸爸和我们”三个部分。有意思的是,因为邓小平不喜欢拍照,邓林的许多照片,都是“瞒着”父亲拍下的。“大部分照片他不知道,也没有时间看,所以不少照片都是我抓拍的,表情非常自然。”许多照片,记录了邓小平和孩子们的镜头,那时的他,表情尤其轻松,甚至有点可爱。杭州的观众,还可以在展览里找到许多倍感亲切的镜头。比如《花港观鱼》,是1983年2月邓小平在杭州花港观鱼散步时拍的。
邓林用几十年的时间,用镜头用心记录了父亲邓小平晚年的平常生活。这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但在邓林一声声的“爸爸”里,他亲近而平实,他只是家人口里唤了几十年的“老爷子”,是女儿心头牵挂了一辈子的“爸爸”。在邓林影展上,大家看到一个自然生动、平实亲和的邓小平,一个你平常没有办法看到的邓小平。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月底。
影展还没开放,就有观众早早地守在门口。
大厅里的投影仪前也坐满了早到的观众。
上午10时左右,影展开幕,长松短炮把邓林围在中间。
已经八十五岁高龄的谢怀彦老人,踮起脚举着相机去拍台上的邓林。很早他就出了家门,从邮电新村打了车赶过来看展览。“她(邓林)有一个伟大的父亲!她为我们留下了伟人的珍贵照片,她也是一位伟大的女儿。”
钱先生特地赶来,为远在国外读大学的儿子钱坤讨邓林的签名。这本《我的父亲邓小平》是钱坤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买的。
展馆内景。
《打桥牌》,1989年1月摄于上海,85岁。
《排排坐》,1981年春天摄于北京家中,77岁。
唯一一张邓林“导演”的珍贵镜头:邓小平和四个孩子坐在家中院子里的台阶上,天伦之乐的喜悦就那样在他脸上荡漾开来。“那天孩子们在院子里玩,爸爸突然出来散步,我想让这样一位伟大人物和孩子一起合影,我就斗胆跟他提。没想到那天他情绪好,就让我拍了。”
《花港观鱼》,1983年二月摄于杭州,79岁。
杭州的观众,可以在展览里找到许多倍感亲切的镜头。《花港观鱼》就是一例,这是1983年2月邓小平在杭州花港观鱼散步时拍的。这张照片尤其有意思,画面中,就在小平同志不远处,还有许多意外相逢、面露惊喜的群众,以及两个推着冰棍车的营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