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去三大博物馆看什么 杭网为你列清单(图)
发布时间:2009-10-03 17:37:50 Sat  来源:杭州网

  

高度复原了的张小泉剪刀铺。

  国庆期间,杭州新开的中国刀剪剑、伞、扇三座博物馆成为市民和游客的一个新去处,短短几天游客量达到了六万人次左右。三大博物馆,各自有各自的特色,每个展厅看什么,记者为你一一罗列。

中国扇博物馆

  全世界最大的扇子

  这把扇子出自于杭州王星记。高2.6米,展开超过5米。

  王星记,作为中华老字号,在1994年经历了一场浩劫。1994年1月30日,位于杭州解放路“天工艺苑”的一场大火,烧毁了整个商场和王星记的全部厂房和原材料,企业曾一度濒临倒闭。后来在领导和广大员工的积极建设和改革下,企业又重新获得了活力,成为扇子行业中的领头羊。

  然而,王星记这把最大的扇子却奇迹般的避免了这场灾难。当时现场被烧得一片狼藉,四周已经都是焦炭,而这把具有传奇色彩的扇子除了抢救现场时所留下的一些痕迹和污渍,居然安然无恙,一度成为人们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大家都说一定是冥冥中有神灵在保护王星记,让它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这把大扇扇骨为木质,扇面为牛皮纸材质。而扇子的巨大,又为扇子的制作和扇面的绘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然而,当时的能工巧匠凭借高超的技艺,将扇面制作的精细无比。上面绘有西湖风景,色彩艳丽,画工细腻,风景栩栩如生。通过浓墨重彩和巧妙的布局,将西湖全景一览眼底。在赞叹画面优美的同时,不免让人惊呼构思的巧妙和制作的传神。

  最古老的王星记扇子

  这是王星记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一把扇子,是清代的全棕黑纸扇,扇骨由棕竹制成,扇面为柿漆黑纸面,扇面上画有108将,由陈益斋所制造。

  陈益斋是王星记创始人王星斋的岳父,陈益斋将自己的长女陈英许配给王星斋,并且陈益斋一家都是贴花能手,贴花是加工泥金扇面的一道主要工序。王星斋夫妇在岳父陈益斋的帮助下,开始了家庭式的扇庄,夫妻俩既有传统祖传手艺,又勤俭刻苦、选料认真、制作精细,因此王星记扇庄从家庭小作坊发展为颇具规模的扇业名庄。

  保存在博物馆的这把《百将图》黑纸扇,随着时间的推移,扇骨的颜色也愈加具有光泽,专业人士称之为包浆,这也是扇子收藏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而由几十道工序制作而成的扇面,更加体现了王星记的环保理念和传统工艺,在扇子的制作过程中,不添加运用任何化学物质,且整把扇子的每一道工序都由人工完成,这不仅保证了扇子的质量,更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体现了制扇艺人的智慧。

  黒纸扇被誉为“一把扇子半把伞”,它能阐明“三点”,雨淋不透,日晒不翘,不褪色。这是对于王星记扇子质量的一种赞美,这是和王星记扇子一丝不苟的制作工艺紧密相连的。

  最复古的扇街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建筑虽然在单体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上日趋定型,但在建筑群体组合、空间氛围的创造上,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明清建筑简化了建筑结构,节省了大量木材,从而达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筑空间的效果。同时,还大量使用砖石,促进了砖石结构的发展。其间,中国普遍出现的无梁殿就是这种进步的具体体现。 而我馆所建造的扇业特色街区刚好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主要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扇街。

  ① 杭州扇街:自宋以来,杭州就是扇业历史最悠久的。明清时期,随着扇业兴起,杭州成为最重要的集散地和生产地。杭州下光忠巷曾有座“扇业祖师殿”,供奉着扇的祖师齐执,清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时,当年刻石捐助的制扇工场尚139户,殿上的神位上供奉的老艺人462人,可见杭州扇业之盛。杭州扇子与杭州丝绸、杭州龙井茶一同被誉为“杭州三绝”。

  ② 京城扇庄:京城的扇庄为了招徕生意而多在店铺门前挂一扇幌,与布店的布幌、酒店的酒幌、药店的药幌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当时北京较为有名的几大扇庄集中在前门外打磨厂一带,如有300年历史的“戴廉增”、“天益号”、“天成号”等及后来的“长盛斋”、“聚源斋”、“三益斋”、“福德厚”,等等。

  ③ 成都扇市:成都一年的12个月里,每月都有一次集市,其中五月是“扇市”。

  最DIY的制扇手工坊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延续。而扇子,在具有实用功能的同时,它的历史价值和制作工艺以及收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和研究。

  为了使广大观众对于这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扇子有更多深刻和形象的了解,中国扇博物馆特地设置了很多让观众可以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的互动装置和游戏。

  在扇博物馆的互动装置里,观众们可以自己亲手制作扇子。博物馆备有白色纸扇面的折扇,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喜好,在扇面上绘画或者写字,还能盖上中国扇博物馆的印章,在参观学习的同时,拥有一把亲自手工制作并且是独一无二的扇子。

  做工最精致的扇子(4把龚扇)

  龚扇由清代龚爵五创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龚扇的创作者为龚爵五,在19世纪末,他还是自贡盐场得一位工人。当时他看见一位乐山商人手中持有一把非常漂亮的竹扇,心里羡慕不已。于是自己动手,创制出以他的姓氏为名“龚扇”。

  龚扇用极细的竹丝在扇面上编织出复杂的图案,在1886年成都“赛宝会”夺得魁首,并获得光绪皇帝颁发的金质奖牌。1908年,龚扇被选进皇宫,光绪皇帝赐名“宫扇”。自龚爵五起,龚扇至今已有130余年历史,传经五代,被誉为“中华第一扇”。龚扇选用优质材料,划成细如绢丝的竹丝精心编织而成。竹扇呈桃形,扇面薄似蝉翼,颜色嫩黄,折光透影,绵软细腻,恍若织锦,图案跃然于上,栩栩如生,或山水人物,或花鸟虫鱼,无不惟妙惟肖,加上象牙或者牛骨作成的扇柄,丝质扇坠,简直玲珑剔透,精美绝伦,堪称世界竹编之精品。

  此后,龚扇的每一代传人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龚扇的技艺精益求精,在上一代的编扇工艺基础上予以发挥,使图案更加复杂,人物更加传神。

  到了第四代传人龚道勇的时候,他大胆创新,使竹丝的厚度由0.025mm降至0.01-0.015mm,比头发丝还薄,竹丝的宽度下降30%,打破传统只编团扇的常规作法,发展为团扇、方屏、微型等扇型,获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和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作品《箜(kōng)篌(hóu)图》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书法技艺最精湛的扇子

  全棕黑纸扇真金书微楷《道德经》——这把扇子的扇骨为棕竹,扇面为王星记最出名的黑纸,纸质纤维细长,具有韧性。该扇长40cm,扇展73cm。奇妙之处在于在这把面积本不大的扇子上,竟然撰写了多达7000余字的《道德经》,令人相当的惊叹和佩服。

  《道德经》,作为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受到众多书法家和文人的推崇。而在这把扇子上,王星记的老艺术家运用自己娴熟的工艺和技巧,用微楷细致地撰写了整篇经文。微楷一般指的是5mm以下的楷书,它是楷书间架结构、用笔技巧、神采斐然的微书,以小见大,以技见长是其特有的精神面貌,以人类的视眼广度能一目了然地欣赏一幅1000字以上的书法作品。这样的一种书法技艺,要在凹凸不平的扇面上得到体现,可见难度之高,挑战之大。正如明代书法家祝枝山所说的“在折扇上书画好比在瓦楞上跳舞”。

  这整篇经文,都是利用泥金工艺来完成的。而泥金工艺对于技师的技术要求也相当之高,得利用手指将金箔泥成金粉,再通过几道工序方可进行撰写。整个撰写过程,对于结构的把握和扇面的布局要求相当之高,不仅字的大小间距要整齐划一,而且每个字的笔画都要清晰可辨,这无形中也增加了这把扇子的制作难度。

  总体而言,通过这把扇子,人们定能感受到高超的书法技艺和无与伦比的制扇工艺。这把扇子上,包含着手工业的技术精华,包含着手工业者的不朽智慧,传承着制扇行业的历史和文化。

    相关链接:刀剪剑、伞、扇三大博物馆五天迎客近六万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最“神秘”的钢刀展品

  展品为:18世纪白玉嵌宝石柄乌兹短刀(长39cm,刃长25cm,净重406克),19世纪德国皇家炮兵将军大马士革佩刀(长102cm,刃长87cm,净重1190克)

  有着世界三大名刃之一的大马士革钢刀可谓世界最“神秘”的钢刀。真正的大马士革钢刀是由一种只在古印度出产的乌兹钢铸造而成(所以也称为乌兹钢刀),这种钢在铸造成刀剑时,表面会有一种波浪形花纹,如数十层云梯,故被称为默罕默德纹,属于铸造型花纹,这种魔性花纹在刃口上形成了极细小的软硬相间的锯齿状结构,既可劈开重骑兵的铠甲,也可以干净利落的切开凌空轻软的纱巾,并且不易生锈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伊斯兰骑兵利用这种锋利,以及战马的速度向敌人冲过去,可以在无声无息中将敌人的头颅削去,是绝对的杀人艺术。早期的大马士革钢刀大多装饰华丽,使用大量玉和宝石,或者采用金银错丝工艺。它的锋利和华丽对于当时的欧洲工匠都是极其神秘的。但是由于印度的乌兹铁矿在18世纪初被开采殆尽,所以真正的大马士革钢其实就此消失,其后不断有人想利用现代科学来复制乌兹钢,都没有成功过。这把乌兹短刀刃体就是用乌兹钢制成,刀柄由整块白玉制成,嵌有红绿宝石,所以非常珍稀。

  18世纪后生产的大马士革钢刀属于人工大马士革钢,是通过人工焊接不同含碳量的合金锻打出花纹,虽然无法和早期的大马士革钢相比拟,但因为工艺繁复,仍旧十分珍贵,所以18世纪后的普鲁士帝国,拿破仑帝国的高级官员和贵族佩带的刀剑基本采用这种工艺。这柄19世纪德国皇家炮兵将军大马士革佩刀即是一个典例,刀身为人工焊接的大马士革钢,上面有云雾流水般的“美女发丝”花纹;刀根有普鲁士鹰徽;刀柄包裹鲨鱼皮,缠绕金线。

  最传统的剪刀作坊

  展陈特色:张小泉手工剪刀作坊情景再现。

  老话说,世上三般苦,打铁,摇船,磨豆腐。看来,传统的制剪手工艺是个一点儿都不轻松的活儿。就拿张小泉的剪刀为例,在传统的剪刀作坊里,一台炉灶一把锤,一只风箱一把钳,一柄锉刀一条凳,一块磨石一只盘。这就是传统剪刀作坊里所有的工具。

  设备虽简陋,可制剪工序却不少,一把成型的剪刀,一共需要有72道工序。这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有26种,其中有几项特别讲究,如在选料上,剪刀刃口和剪身上的钢要求不一样。刃口钢含碳量较高,硬度大,将钢体弯折3或4次后才断裂的,那是好钢。本体钢含碳少,钢性软,便于加热锻接,但杂质含量要尽可能少。淬火这道工序,出炉温度大约在850度,有经验的老师傅,在铁烧至亮杨梅红的颜色时,将剪坯放入水中,淬时将剪根部先下水,使冷却均匀,避免脱钢。

  张小泉传统制剪工序中,有两项精湛独特的制作技艺,历经磨练被延续下来。一是镶钢锻打工艺:突破过去用生铁锻打剪刀的常规,选用浙江龙泉,云和的上好钢材镶嵌在熟铁上,镶钢锻打时的温度大约在1200度左右,呈现洋洋红的颜色,钢材基本达到融化临界温度,确保刃口钢和本体钢完全结合,剪刀打磨则采用镇江特产,质地极细的泥砖精心磨制,使剪刀光亮照人。二是剪刀表面的手工刻花技艺,这是纯手工的技艺,造剪工匠在剪刀表面刻上西湖山水,飞禽走兽等图案,栩栩如生,完美精巧。

  最古老的剪刀

  展品:战国青铜削刀(剪刀的前身,长22-25cm,宽3-4cm);汉8字剪。

  有人把剪刀的发明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的古代埃及。已知最早的剪刀实物,发现于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的古希腊。从中国的文献看,剪刀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进入人们的生活,但可以佐证的实物,目前只见于西汉。中国早期剪刀为交股式,与西方的U形剪不同,应属于独立的发明。

  我国的《古史考》一书写道:“剪,铁器也。用以裁布帛,始于黄帝时。”当然这仅是一种传说,既无实物出土,又不可能有文字记载。国外据说约在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古希腊己发明了剪,式样就是两刀相连呈“U”字型的。

  众所周知,中国的青铜器制造在商周已十分鼎盛,而到了春秋战国时连年的战争和生产力的发展促使青铜器逐步从礼器、乐器等向武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的方向转变,剪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战国时出现了一种曲刃环尾的用具——青铜削刀。从形态上看古人主要是用它来削木刻竹、杀鸡剖鱼等。而当时棉麻制品已经盛行,女红裁割也只能以刀为之。削刀作用于硬物甚利,但切布割线却不很利索。生产生活的需求促使工具的更新。

  剪刀的起源与筷子的起源十分相似。筷子由最初的一根木棍捞煮热的食物发展为用双手拿两根木棍夹食物,进而用一只手握一双筷灵巧地夹、扒、挑、拨来进食。而剪刀最初由一把削刀切布刻线发展为用双手拿两把刀切剪布帛和线绳,进而将两把刀的环尾连接起来,利用金属弹性开合自如,于是一种崭新的工具产生了。这就是最早期的剪刀。

中国伞博物馆

  最“诗意”的雨巷

  中国人对巷的亲近意识异常深厚。北方人称胡同,南方人称巷。南方的小巷不仅使人产生怀旧情绪,还有些感伤。江南雨季,细雨飘巷,烟雨朦胧,撩人情思。有雨的南方小巷,人更少,更见缠绵,更易伤情。

  这是一条江南的小巷,青石板铺成的地,灰暗的墙壁,歪斜的房舍,弯弯曲曲的通向远方。天下着小雨,在江南灰白光亮的烟雨中,撑一把油纸伞,独自沿着巷口布满青苔的墙边走着,仿佛瞬间进入了诗人戴望舒的《雨巷》里,“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期待着能结识一个诗中那样的丁香般的姑娘,抚弄那梦一样的紫色,芬芳一样的柔情,飘出飘出,那份柔美,那份柔婉,那份柔肠百转,让人颓然融化。

  逼真的雨巷场景,使人身临其境,仿佛来到了戴望舒的《雨巷》中,感受江南小巷的气息,体会江南的文化风情和古典文化韵味。《雨巷》意境的艺术魅力在于戴望舒把现代意识的表现与古典诗词原型意象的创作运用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达到了不露痕迹的纯熟境地。

  在这条具有诗意的江南雨巷中,是否能遇见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最具民心的伞

  关于万民伞的称谓,民间流传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万民伞的“民”是“命”,是求佛保佑,长命百岁的意思;第二种认为应是万“名”伞,意即旧时人们集资行会,把名字绣在伞上,以“会”来保护自己的权益;第三种认为应是万“民”伞,万众具名,送伞给青天大老爷,表现了万众对于为民做主的清官的拥护和爱戴。在中国古代,伞至少在形式上扮演了体现官员与百姓和谐相处,互相依存的角色。这种微妙的关系是通过“万民伞”反映的。当一位亲民的官员御任离职时,当地的百姓感念他带来的福祉,为他送上一柄签署众人姓名的“万民伞”,作为表达感激之情的纪念品。如在黔东南锦屏县文斗村发现了这一象征当时最高荣誉的“万民伞”。

  关于万民伞,清代末期黔东南籍一品大员朱洪章因战功显赫而被皇帝赏穿黄马褂。成为一方大员后,朱洪章因治水有方,恩泽一方,卸职后被当地老百姓赠与“万民伞”。

  中国伞业博物馆展出的是一把清代的“丝织绣万民伞”。该万民伞周长4.4米,高度0.72米,下面还有一圈0.24公分的绿色丝编流苏。原本大红色的丝绸经过岁月的吹晒已变为肉红色。丝绸上对称的四个方位分别用金丝绣着四条正面团龙,又在龙的四个空处用金丝绣着142个老百姓的名字,里层用墨笔书写“光绪十四年仲秋月穀旦”,但所送官员的名字已被墨汁涂去,不知历史上发生了什么事。

  “万民伞”又被世人称作为最具民心的伞。

  揭密伞的起源

  中国伞的起源是一个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清楚说明的问题。在古代中国,有着许多关于伞的发明的传说和文献记载。其中最朴素的看法是认为:在4000年前,一儿童头顶着一大片荷叶冒雨前行,启发人们发明了伞。还有一种说法是:3000年前,周武王带领士兵路过荷塘时,有士兵说:“如果随时都能带着荷叶就好了。”这句话触动了周武王,于是下令工匠研发了伞。

  而在南宋魏庆之的《诗人玉屑》中记载,鲁班为了他的妻子云氏能在为他送饭的路上避雨,沿途建造了一些亭子。但固定的亭子并不能解决正真的问题,于是在亭子形状的基础下经过鲁班的改良后,便发明了伞。

  从历史的角度看,最初用于遮阳避雨的一种不能开合的用具,名叫盖。相传在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中,由于尘沙滚滚,烈日炎炎,于是黄帝便撑起“华盖”来遮挡风沙和太阳,因此击败了敌人。之后华盖就成为荣誉和权力的象征,也成为了伞的先驱。

  一些古文献记载,伞是在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在大笠的下面安上柄便成了簦,被认为是最早的伞。

  秦始皇铜车马1980年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西侧出土 现藏陕西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我国的一级文物。而此复制品无论是从外观,大小,细节,甚至是马车链条的灵活性等细节都与真品完全相同。所以,如果大家还没来的及去西安,可以先在这里一睹秦始皇铜车马的风彩。从这件展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与我们今天使用的伞最接近的就是类似这样的战车上的车篷。所以也有人认为伞是起源于战车。

  中国伞业博物馆将人们对伞的起源的各种猜测性的观点都展示在这里,让观众朋友们自己作出一个判断。或许有一天,正是您的观点,解开了中国伞起源之谜,并成为大家认可的定论。

  最传统的油纸伞制伞工艺

  现如今,虽然利用机器代工制作的不锈钢和尼龙布伞已经取代了油纸伞,成为生活中的主要避雨用具,但是作为手工艺的油纸伞还是由于它的制作精巧和伞面上绘有极富民族文化的中国画,成为工艺品存在着,它的艺术美感是机器生产无法取代的。

  制作一把外形美观的伞具,整个工艺过程中包括几十道 ,按先后顺序可概括为选材、加工零部件、组装伞骨架、贴伞面、伞体装饰等五大阶段。在选材上,以竹、木材、棉纸、布、丝绸、桐油、柿油等为主。加工零部件包括对伞骨、伞斗、上巢、下巢、手柄、弹性构件及竹销等各部分的加工。有擦竹、劈长骨、编挑、整形、劈青篾、铣槽、劈短骨、砖孔等十多道工序。组装伞骨架,除将伞面以外的各个构件组合成一个整体,传统的连接材料是头发。首先把伞骨与上巢连起来,其次把下巢与伞斗连起来,然后依次把伞骨与伞斗连起来。至此,一把伞的基本骨架就形成了。将骨架放入配有草药的锅中煮一小时左右,以防虫蛀,捞出后置于通风处晾干,即可安装伞柄。最后一道工序是为伞骨绕边线,绕线时使用伞骨定位工具确保伞骨之间的距离相等。贴伞面,制作纸伞时,需先根据扇形模板来裁切绵纸,然后将纸裱糊到伞骨上,根据纸的厚度及强度不同,所要裱糊的层数也不一,纸质较薄者一般需裱三层左右,表面刷桐油,在纸的表面形成保护,并且可以使雨水迅速滑落。伞体装饰一般使用国画颜料绘画题字,画完后刷上桐油或柿油并晾干。传统手工伞的制作,在生产方式上采用有序的分工,伞具的各个零部件在不同的作坊中加工,最后到一个工厂里再由一个流水线来组装骨架、贴伞面、装饰等。

  最经得起考验的伞

  福州的纸伞制作相传唐五代时期由开闽王王审知,从江浙一带引进。最初的形制为直柄式,伞身粗大,但经久耐用。经宋、元、明数百年的发展,福州纸伞质量有很大提高。清乾隆年间,福州雨伞的出口量仅次于布匹、瓷器,居第三位。晚清至民初,福州府全城伞店大小共三百家,规模较大的有“杨常利”和“富贵”,中等规模的有陈世泰、林新利、潘忠明、长利炳、张兴泰、一团和、陈天利、张泉发、潘赏和等十余家,小户约有两百多家。

  杨常利“双喜牌”纸伞是由杨大坤创于清嘉庆十三年,店址在中亭街,后由其子嗣杨萌梓接班。1920-1937年,最高年份销量达30万把。1915年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评委们检测杨常利出产的“双喜牌”可承受1170次的反复收撑不起顶、不断线、不裂槽,五级逆风吹20分钟伞柄不折、伞骨完好,长时间泡在沸水中不脱骨、纸不烂、因而获得优胜奖。“杨常利”卖伞的步骤十分有趣。

  步骤一:“杨常利”的小伙计先把伞开起来给你看,迅速撑合十几下。这种迅速开合,其实是一种破坏性检验。

  步骤二:在经历了迅速开合的破坏性检验后,小伙计把伞撑开,用手重拍伞面。

  步骤三:小伙计会把伞旋转一下,扔到马路上,纸伞就像降落伞一样,因空气作用飘了出去,然后掉到地上,还会跳几下,然后倒了下去。

  结果:“杨常利”伞丝毫没有受到损伤。顾客一看这三个测试步骤,拿着伞满意地走了。

皇甫江刀剑收藏馆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的1号楼的临时展厅内现布展了一个中国古代刀剑皇甫江收藏馆。收藏馆里现在展出的藏品有100余件,跨度从汉代到民国,不仅涵盖了各朝代刀剑及其他相关兵器的代表器,而且包含不少精品和孤品。其中汉代漆鞘铁剑,唐代金银装大刀,明代长刀、倭刀、钉甲,清代皇室甲胄、大将军金盔、乾隆期镶宝石贝勒佩刀和乾隆款错金银宫廷礼仪剑更是重中之重。

  皇甫江先生是中国刀剪剑博物馆捐赠物品最多的人,总共捐赠了206件刀剑。皇甫江先生是一个刀剑收藏家,收藏刀剑近二十年,觅刀足迹遍及欧美、日韩、中东、东南亚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998年开办的拔刀斋刀剑天下论坛,现已发展为世界最大、最专业的中国古兵器研究论坛。经常应邀为世界知名博物馆和拍卖会鉴定古兵器,并成为国内数家文物收藏刊物的专栏作家。皇甫家族藏有最完备的中国钢铁古董兵器,央视及国內十数家电视台和近百家平面媒体均对其人及其收藏进行过专访。

相关链接:刀剪剑、伞、扇三大博物馆五天迎客近六万

作者:记者 施文  编辑:罗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