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六旬阿姨癌转移 达芬奇机器人为她一次性祛除病灶
发布时间:2019-03-21 22:13:34 Thu  来源:杭州网

杭州网讯 今天是来自安徽的赵阿姨做完手术后的第三天了,绕着病房整整走了四圈的她看起来精神很不错。“多亏了浙大二院王伟林和丁克峰两位教授合力用达芬奇机器人为我母亲做完手术。这下好了,母亲身上癌症的两个病灶都一次性祛除了。”赵阿姨的女儿手捧着鲜花向他们表达了感激之情。

浙江省特级专家、浙大二院王伟林教授(左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大肠肿瘤专家浙大二院丁克峰教授(右一)

六旬阿姨在浙江一查查出癌转移

今年62岁的赵阿姨在偶然中发现大便带血,起初她并未在意,后来在女儿的提醒下来到浙大二院就诊,通过肠镜发现直肠上有一个病灶。

在随后的一系列检查化验中,赵阿姨确诊了直肠癌,同时伴有肝脏两枚转移灶。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赵阿姨及家人感到万分沮丧,手足无措。因为在普通人眼中,直肠癌肝转移是一种晚期、毫无治愈机会的疾病。在经历了多方打听和对比后,他们在浙大二院大肠癌及肝胆胰多学科诊治中心,找到浙江省特级专家、浙大二院王伟林教授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大肠肿瘤专家浙大二院丁克峰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大肠癌和肝胆胰多学科诊治(MDT)团队,开通绿色通道,王伟林教授、丁克峰教授临时安排MDT,召集包括肿瘤内科、放射影像科、肝胆外科、结直肠外科在内的多名资深专家,全面评估决策,确定了先行手术治疗,全身化疗等综合治疗跟进的原则。

在手术的具体策略上,王伟林教授和丁克峰教授结合患者术前的影像资料进行了反复细致的讨论。同期手术可减少二次手术的打击,但对患者手术的耐受性是极大考验。

如何能做到一次手术同时切除肝脏及肠道的病灶,又尽可能的减少患者创伤?两位教授不约而同想到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这个目前外科领域最智能的微创手术系统。由于肝脏是上腹部手术,直肠是盆腔手术,通常情况两者的布局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实施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比单一手术要增加不少戳孔(Trocar穿刺孔)。

王伟林教授和丁克峰教授通过对手术部位的仔细研读,精心设计,最终在不增加一个戳孔的情况下,同时切除了肝脏转移灶及直肠原发癌灶,把达芬奇机器人的微创优势发挥至极致。手术时长仅4个小时,术中出血约50ml,在达芬奇机器人超高清的显示下,对腹盆腔植物神经功能进行了很好的保护。

赵阿姨在术后第一天即有排气排便并能下地行走,胃肠道功能恢复比普通腔镜手术大大加快。

达芬奇辅助多学科手术治愈肠癌肝转移患者

据悉,全球每年新发结直肠癌 120 万,死亡 60 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恶性肿瘤第 3 位和第 4 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居民的生活方式(例如久坐和少运 动)和膳食结构(例如高热量饮食、大量食用加工的红肉和低纤维素饮食)密切 相关。在以江浙沪为代表的沿海发达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 由于在我国结直肠癌的筛查尚未普及,临床上常常会碰到很多晚期的病例。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约25%患者的第一次就诊时就已发现肝转移。目前多学科诊疗模式(MDT)是结直肠癌肝转移常规的诊疗模式。

浙大二院大肠癌MDT自2007年开展以来,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MDT模式的诊疗,达到原发灶及转移灶手术的目的。部分患者能通过同期手术达到根治目的,从而减少了二次手术的创伤。目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心脏外科及头颈外科。浙大二院引进的是目前国内最新型号的达芬奇外科机器人系统。

记者看到,达芬奇机器人是由医生操作系统、床旁机械臂及视频处理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并可连接40多种各用途的机器人手术操作器械。它不仅具备传统微创外科手术的所有优点,同时还拥有更多、更突出的优势:如直视三维立体视野,并能将术野图像放大10倍,自动分辨,使精细操作成为可能;与开放手术完全相同的操作习惯,术者可随心所欲的完成全部操作;拥有7个自由度的可转弯手术器械,完全重现人手的动作,并超越了人手的活动范围;控制器会滤除震颤,也使得器械比人手更稳定。


作者:记者 杨威 通讯员 方序 王意菁 童小仙 摄影 朱俊俊 经霄  编辑: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