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姑娘,你刚给我指过路,现在又在这里修机器啦,年轻人就是利索……”陈阿姨在近江站下地铁,看到了上车时“帮过”自己的站务员,感谢之余也颇感疑惑。面对陈阿姨的热情,她停下手头的工作,思索片刻,礼貌地跟陈阿姨打了声招呼。原来,陈阿姨前后看到的是杭州地铁1号线站务员岗位上的双胞胎姐妹。妹妹姚可越在彭埠站工作,姐姐姚可超在近江站工作,这才闹出了“笑话”。
90后的姐妹俩,算是地铁的老员工了。引导、售票、维护车站日常运作……或许这些工作在外人眼中枯燥乏味,但她们却深切热爱着这份工作。
氛围好 我们都喜欢这个大家庭
“当时,地铁在杭州也算是新兴行业。自己也喜欢,所以就报名了。”2012年,刚毕业的姚可越庆幸自己通过层层选拔,如愿加入杭港地铁这个大家庭。从“开荒”开始,一干就是8年。
大学工程专业的姚可越,入职前对地铁并不了解。初入职场,她干起了引导、售票、维护车站等一系列工作。当初有些腼腆的她,干起这些不起眼的“小角色”时,十分不适应。“最初,我都不敢大声说话。”姚可越回想起当年的自己,不免有些感慨。
因为自己打心底喜欢这份工作,所以从没想过放弃。“每次遇到困难,大家都是团队协作去克服,就像是个大家庭。”姚可越凭借着对工作努力和热情,渐渐地在工作上也开始得心应手起来。
2014年,还在银行实习的姐姐姚可超还处于迷茫期。眼看着妹妹在工作中一天天地成长,她也开始对地铁“动心”了。
在妹妹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姐姐也加入了这个大家庭。幸运的是,她当时报的岗位是票务,天天跟地铁票和钱打交道,这也算是跟专业有些关系。“每天要给售票处的人员装备用金,这个得数仔细。前面出错,后面核对就麻烦了。”学习金融的姚可超每天都认真管理好工作账本。入行6年来,没有出现一次失误。
“我们这里都是年轻人,平时大家也都是相互照应,就像个大家庭。”姚可超认为这种团队之间的协作和支持源自于员工对地铁的付出和热爱。
收获感谢 也被误解
成就感源于自己服务价值的体现
轨道交通是城市的大动脉,杭州地铁每天承载着数百万次的客流。形形色色,步履匆匆的路人,问路、寻人、失物、应急处置……作为站务员的他们每天要面对上千位乘客。
在姐妹俩看来,乘客的回馈和工作给自身带来的影响,是她们最开心的事。
有一次,姚可越帮助了一位从扶梯上摔下来的老奶奶。事后,收到了家属的锦旗和感谢信。“其实,都是情急之下人的本能反应,也没想到这么多。”姚可越说,当看到乘客脸上的笑容和感谢时,会让自己收获满满。
然而在日常工作中,并不都是那么一帆风顺,有感动的同时也有委屈。
姚可超说,以前有乘客刷不了卡,跟自己置气,帮她解决后反而来投诉自己。“遇到这样不讲理的乘客也是没办法。委屈会有,但我们也得面对其他乘客,所以情绪调节更重要。”在姐妹俩看来,这些年因为工作,彼此的性子都变得沉稳算是工作带来的另一种回馈。
“每天重复相似的工作,但服务于这么多人群,其实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姐妹俩一致认为劳动价值得以体现,是最欣慰的事情。
工作8年没有回家吃过一顿团圆饭
对父母有所亏欠
作为地铁站务员,没有所谓的节假日。这些年,姐妹俩在工作上勤恳踏实,也取得不小成绩,但是对于父母的陪伴,却有些惭愧。
“别人休息时,我们更忙。入职到现在,我没有回家吃过一次团圆饭。”姚可越说。
由于工作性质,俩姐妹即使家住千岛湖,一年回家的次数也是寥寥无几。“我们俩有人夜班,有人白班,很难碰到一起。”姚可超说,像春运这样的繁忙时刻,回家吃顿团圆饭,是一家人的奢望。
“只有年假的时候,我们会带上父母去旅行。每到一个城市都会坐地铁,然后跟杭州比较一番,哈哈!”爽朗的笑声里,饱含着他们对这份职业的笃定和热情。
令姐妹俩欣慰的是,父母支持她们的工作。“爸妈会经常浏览杭州地铁官网、官方微信等,有些事情我们都不了解,他们却能滔滔不绝。”姐妹俩笑着说,因为父母的支持和鼓励,让她们能安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