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2018年12月27—29日,消费日报与浙江工业大学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二届关爱孤独症儿童公益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高等院校教育学、心理学教授,从事孤独症儿童教育的一线校长和公益组织代表120多人,一起研讨孤独症儿童如何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孤独症,又叫自闭症,全球发病率为0.5-2.5%,病因未明,无特效药,难以治愈,行为表现伴随终生。孤独症儿童不但需要特殊教育,还需要家长的长期陪伴及漫长的康复训练。孤独症对社会的影响将会“全面、长期、综合、持续、复杂”,已成为全球性重大难题,亟需高度重视。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许晓鸣表示,孤独症致残率很高,经济成本非常沉重,患者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予以正视。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发现、干预、教育非常重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孤独症”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浙江工业大学应用心理学重点学科负责人徐云教授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干预、教育和康复模式已经基本形成,大量研究已与国际接轨,发展速度很快,但“瓶颈”问题已经显现,必须尽快解决。
专家们认为,国家已经制定了孤独症儿童相关的融合教育政策法规,但在落实、实施与督导上需要尽快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早期干预、教育效果明显,可大大降低义务教育和今后社会的投入。这项“抢救性康复”工程意义重大。但目前就业人员的质量与数量非常堪忧。孤独症儿童教育、教学、课程设置与评估、儿童行为问题应对、教师队伍建设和融合教育实施的相关实践成果基本具备大面积推广的条件与基础,但在理论和组织管理上还需完善,操作和实施方法需补充,专业人员全员培训迫在眉睫。
孤独症公益论坛的发起人、消费日报记者朱兵表示:希望通过公益论坛,引起更多人对孤独症儿童的关注,进一步完善与改革国家有关教育和其他社会保障政策,让这个群体共享社会发展和改革成果,实现人类社会的包容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