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建筑垃圾循环利用 草庵开启绿色搬迁模式
发布时间:2017-07-14 11:49:50 Fri  来源:杭州网

最近,下城区长浜路东侧沿线筑起了一道围墙。围墙外,是一条绿荫小道,围墙内,楼屋平地,只剩砖石瓦砾。

6月30日,随着文晖街道草庵村最后一批房子有序拆除,草庵整村448户搬迁工作实现一揽子清零。连续几个月的“白加黑”奋斗模式,草庵用实际行动让“安全拆迁、和谐拆迁”这八个字从红色横幅上一点点地“落地生根”。现在,正当整村拆后建前之际,草庵继续深化理念,开拓创新,在安全拆迁、和谐拆迁的基础上,逐渐摸索出了一条绿色拆迁之路。

那面围墙就是绿色拆迁的见证。

远看去,这面围墙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浅灰色一片,没有涂鸦等墙绘,“朴素”得很。但墙上所有的砖头的原材料,正是墙内堆砌一地的建筑垃圾。

“本着垃圾减量,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初衷,我们决定在长浜路东侧设置建筑垃圾回收消纳制砖厂,通过就地取材,将建筑垃圾进行再处理。”文晖街道城管科科长侯斌介绍道。

拆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按照以往的处理办法,这些建筑垃圾将被运输至定点的建筑垃圾填埋处。若不能被及时处理,长期堆放着的建筑垃圾对于城市环境卫生,居住生活条件,土地质量评估等都将产生恶劣影响,并有可能随时发生安全事故。

草庵将制砖厂设在拆迁地附近,开车3分钟左右就能到达。建筑垃圾运送过来的第一步就是由工作人员将其分类,把钉子等铁质物吸出,剩下石块,然后用粉碎机将石块粉碎、打压成末。最后送入砖机,自动化批量产成泥沙砖。据建筑垃圾回收消纳制砖厂工作人员刘垆钰介绍道,制砖厂每天可处理建筑垃圾1000余吨,累计出砖10万余块,可大量“吞没”草庵村拆迁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

另一个好处是,相较于传统烧制而成的红砖,这种泥沙砖制作周期短,物理手段的再处理方式也更加绿色环保。整面围墙建造下来,成本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现在,草庵村用建筑垃圾就地筑造起的绿色围墙已有5000多余米。建设工作完成后,这些砖头还可以碾压就地再利用,当做铺地的石子,减少了不必要的运输成本。

其实,循环利用建筑垃圾只是文晖街道绿色搬迁过程中的一部分。为了避免拆后建前出现土地闲置,耗费经济成本,文晖街道逐渐摸索出一套绿色搬迁模式:合理利用空间,将空地规划为京城市场停车场;注重环境改善,在对长浜河流域开展水体生态改善工程的同时,对河道中清理出的淤泥进行二次利用,通过科学手段处理后覆地作肥种植波斯菊等花籽,5月洒下的种子,预计8月初开花。届时,说不定还会有一场草地音乐节等着大家。

作者:记者 王帆 见习记者 曹青青 通讯员 侯斌  编辑:陈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