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原创- > -原创新闻
6岁男孩“心声”外露 浙大儿院专家“补心有术”
发布时间:2016-07-20 17:42:27 星期三  来源:杭州网

 
手术现场图

    杭州网讯 6岁男孩君君胸口一直有吹风一样的声音,这也给君君带来了心理的障碍,他不敢做运动,害怕运动加重自己的病;不敢和别的孩子亲近,怕别的孩子听到自己胸口的“风声”,把自己当怪物;还担心自己玩疯了,万一“心脏骤停”了就惨了。实际上,他的“怪病”是心脏病导致。为了他能健康成长,他的父母到处求医,上个月最终慕名找到浙大儿院心脏外科主任张泽伟。

    张泽伟主任医师是国内小有名气的儿科心外科专家,因为年长的关系,在医院里大家都亲切的叫他“老张”。老张没有大专家的架子,对自己的衣食住行也没要求,扔在人群里,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模样。与人闲聊,三句话离不了本行,心脏、主动脉、肺动脉、血管、伞片、室房缺……。

    30多年来,老张唯独“醉心”于为孩子手术。如何让手术更完美?如何让手术对孩子伤害小?关于先天性心脏病,关于大大小小的孩子,这些事情经年累月的在老张的心头打转,并最终在手术台上一一展现,成就的是无数个完美手术,挽救了无数个小生命。

    小君的心脏病为什么一直拖到现在?实际上,小君刚出生时就因室间隔缺损,合并有肺动脉高压在当地医院进行了手术。可遗憾的是,当时孩子比较小,也许是组织脆弱;或者手术缝合的针脚疏松,术后心室里依旧有个小小的“漏洞”——室缺残漏。大多数室缺残漏会随着孩子长大而逐渐闭合,可小君却没有这么幸运。由于室缺残漏一直存在,心脏杂音响亮,不用听诊器都听得见。他的亲人只要把他抱在怀着,就听见他胸口吹风样的杂音,小君的心病也成了家人一桩严重的心病。

    如果再次进行开胸手术,小君又要经受手术的打击。只是切开胸骨就要一到两个小时,这个环节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心脏的冠脉、心房或者心室,甚至出现大血管出血。另外,第一次手术后心脏和胸骨、心包、胸腺会粘连紧密,各组织结构不如第一次手术时清楚,为医生第二次手术增加不少的难度。

    如何帮助这个小男孩,怎样避免这些危险因素? 张泽伟主任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为家长提出用微创伞封的技术,经皮胸壁穿刺室缺残漏封堵术。这意味着不需要据开胸骨,也不需要切开皮肤,仅通过穿刺技术输送智慧伞片,补上心脏里的漏洞。

    6月16日,在麻醉科、超声科多部门的配合下,小君的手术正式开始。麻醉主任胡智勇、超声科俞劲主治医师、封堵专家庄中云全到场,张泽伟主任医师、马良龙副主任医师共同为小君手术。

    手术按计划逐步推进,麻醉师检测生命体征、麻醉情况;超声医生实时检测心脏内的变化。首先通过胸壁超声、经食道超声、结合体表听诊确定穿刺位置;再根据定位点及超声提示,应用套管针穿刺胸壁,直接进入右心室。接下来,导引钢丝要穿过室缺,却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显示屏上,导引钢丝总是在室缺边缘晃来晃去,不能通过室缺。现场专家们商议后,决定试用动脉穿刺鞘管代替动脉套管针,原位进入右心室后,动脉穿刺鞘管继续深入,接近室缺边缘,再次应用导引钢丝,经鞘管、过室缺。老张先后三次尝试,导丝终于顺利过了室间隔缺损。

    术后,孩子恢复的很好。一周后,孩子出院了。现在,小君终于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生活了。

作者:记者 杨威 通讯员 王雪飞  编辑:陈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