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海事大学的女研究生杨元元在学校宿舍自缢身亡。杨元元是贫困生,自杀原因是学校拒绝了让她母亲入住学生宿舍的申请。她在发出“知识难改变命运”的感叹后,最终走上了绝路。(《新闻晚报》12月10日)
粗读这则新闻,笔者感到很心痛,难道我们的社会还容不下一个奋发向上的贫困学生吗?但细读报道了解了杨元元的具体情况后,却又忍不住想骂她的愚蠢了。须知杨元元面临的并非绝境,除了死,原本她还有很多条路可以走的。
杨元元有一张武汉大学的本科文凭,还有几年的工作经历,找份高薪水的工作也许不易,找个养家糊口的岗位总不难吧。硕士不同于义务制教育,研究生也不同于中小学生,若真到了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杨元元的第一选择就该是申请休学赚钱,等经济条件好一些后再回来读书,而不是铁了心地期望靠死读书来“改变命运”。
杨元元有一个在北京大学读博士的弟弟,赡养老人也不是她一个人的责任,她完全可以选择与弟弟共尽义务。他们的母亲还没到生活不能自理的地步,姐弟俩共同出资为母亲在家乡请个保姆,或者在校外租个小单间与母亲合住,都是出路。当然了,校外的房租肯定比宿舍贵,但也不至于让一个博士一个硕士合资都付不起一间房费。毕竟廉价的宿舍是针对本校学生的,杨母的入住是对其他学生的不公平,杨元元没有理由要求学校变成养老院。
杨元元还有很多的亲戚,在她出事之后,她的表妹舅舅等都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学校,可见他们家也并非孤苦无依。如果杨元元能抛开面子,放下倔强,及时地向亲戚们求助,依照她和弟弟的学历,难道没人肯伸手吗?
休学打工、共同赡养、回乡求助……杨元元本有很多出路,而她却选了一条不归路。在最狭小的宿舍卫生间,用最痛苦的半蹲式上吊方式,她留下了一句“知识难改变命运”的遗言。笔者在悲哀其离世的同时,也必须冷静地指出,这属于“性格决定命运”。
这个世界,比杨元元境遇糟糕的人多得多,但大家依然乐观得活着。远的不说,只须想想杨母一个人就能拉扯两个孩子长大成才,其中的艰辛难道杨元元看不见?可惜母亲的这份坚强,杨元元没能学得十分之一二。
逝者已矣,无谓再多说了。笔者只是希望这个世界,能多一些坚强乐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