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听过一则笑话,说不会做饭的化学硕士要炒青菜,都是拿着量杯天平打电话给母亲的:“菜油要几毫升,盐要几克?”不想如今这笑话竟然成了真,而且发生在了最应该随兴发挥制作的小吃身上——据说老北京传统小吃协会给300多种传统民间小吃拟定了行业标准,对小吃的计量单位都精确到了克,并且要求“烧饼必须直径6厘米、厚1厘米,用刀切开后层数不少于30层;门框褡裢火烧长度12厘米,高和宽都是1厘米……”(《北京晨报》11月19日)
这则新闻,与此前重庆火锅协会提出的火锅辣味度数一样,都叫我犯晕。品尝美食是一件很诗意的事情,差异化经营也是饭店出奇制胜的法宝,我不明白为什么有的行业协会偏偏就喜欢把食物变成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不知那些不符合“标准”却符合部分顾客胃口的食物,是不是从此就得自动消失了?
在我看来,既然小吃打的都是传统牌,吃的就是那份流传于民间的味道。相信每个城市都流传着一份属于自己的美食地图,东家的饼西家的面,那都是达人们吃遍全城后慢慢比较总结出来的,很多传统小吃甚至成了旅游者体验当地民俗的一种方式。如果全城的小吃都按标准制作成了一个模样一种味道,甚至像西式快餐那样按标准操作推广到了全国全世界,那传统小吃还有何乐趣可言?
我们会有莼鲈之思,会想念妈妈做的菜,会垂涎街角小吃摊上的一个饼,并非是因为它的美味有多么“标准”,而是那种熟悉的味道能叫人心安。
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不设标准就是最好的标准。就放手让厨师去打造属于他的个人烙印吧。在这个高度机械化生产的社会里,我们不差标准化,只差那种口传心授、经验累积起来的“传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