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3天走访8个村 杭州的大学生改编周杰伦的《稻香》唱响共富的《稻乡》
发布时间:2022-08-08 14:48:47 Mon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不放弃让新理念传播的好远,勤劳的人们、广阔的稻田,实现啊,实现美好的心愿······”近日,周杰伦的《稻香》经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探数字乡村,寻共富密码”实践队共同填词后,改编为一曲《稻乡》。


改编的缘由,是该实践团队走进杭州市余杭区,用3天走访“禹上稻乡”项目所涵盖的8个村,力图将乡村振兴的新理念传播到更多地区,让更多人看到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的多元性。

“禹上稻乡”是一项以数字农业和文化旅游业相融合为特色的乡村振兴项目,覆盖余杭街道城北永安村、下陡门村、溪塔村等8个村。该项目通过打造能够实时监测农田气象等信息并及时将数字化监控信息传递给村民的“稻梦空间”,推进阿里云数字农业基地项目建设,引入一系列智能化设备等为农业生产发展赋能来深入贯彻数字乡村、未来乡村的新理念。同时,在数字化赋能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上,打造乡村旅游观光线,与高校合作并成立浙江省未来乡村实践基地,从而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创新案例。

为探索当地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实现富民强村的成功经验,该实践队首先前往“禹上稻乡”核心区块永安村进行调研。在与永安村党委书记张水宝的交谈中,他们了解到:“永安村作为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村,2018年起,以水稻为特色打造‘禹上稻乡’,2020年启动‘数字农业’建设,目前水稻亩均产值已由2000元提升至6000元左右。”翻倍的数字和其背后的数字农业亦振奋到了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实践队负责人罗慧婷希望将“禹上稻乡”所蕴含的数字乡村理念以新颖的形式传播出去。

在这3天里,实践队分为3组对8个村进行调研,挨家挨户询问村民的收入水平及他们对“禹上稻乡”项目的满意度,共走访百余户人家。在走访过程中,实践队发现大部分村民对“禹上稻乡”项目较为满意。“‘禹上稻乡’开展后收入提高了,之前我们种的粮食都是自己摆摊卖出去,现在还有人帮我们在网上卖。”一位老伯这样说到。据悉,永安村集体收入从2018年的56.85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300万元。

得到村民们的答案后,罗慧婷望着一片片稻田,更加坚定了最初的想法。在团队指导老师温从乐的提议下,实践队全员化身填词人,共同填词翻唱《稻香》。“虽然‘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这些词在生活中耳熟能详,可大多数人却并不了解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周杰伦的《稻香》传唱度很高,而且恰好‘稻香’和‘稻乡’同音,我们希望借助这首歌曲的力量,用熟悉的旋律、陌生的‘禹上稻乡’版歌词吸引更多人去主动了解和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温从乐谈道。

实践队以两人为一组分别填写四段词,将调研中的心得编入《稻乡》。然而,他们一开始对于《稻香》的改编问题毫无思绪。回忆起如何确定歌名和找寻填词灵感时,团队成员赵盼盼说道:“当出租车驶进‘禹上稻乡’,我们就被眼前一望无际的稻田深深吸引,我们想要在歌中留下稻乡的模样,因此起名为‘稻乡’。与村民聊天时,他们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幸福感和流露出的对乡村振兴美好未来的盼望,是我们填词的灵感来源和动力支撑。”

如同歌词中写到的“感谢过往,未来仍然奋斗,步步走,如今的生活很美好”,这正是源于当地一位年近七旬的奶奶的感叹,“现在国家富强了,农村也建设得越来越好,你们年轻人更要好好奋斗,未来交给你们喽!”

歌词初稿完成后的第二天,实践队围坐一圈,专注地看着歌词,跟随伴奏反复地唱着,利用每一遍唱完后的停歇时间,提出各自的修改意见,直至没有异议。

《稻乡》音频一完成,实践队就邀请了当地部分村委和村民试听,获得一致好评。目前视频已制作完成,实践队将其发布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多个平台,以更生活化和更具青春气息的形式向大众宣传稻乡新理念。

作者:记者 张晶 通讯员 赵蕾  编辑:李建刚
“不放弃让新理念传播的好远,勤劳的人们、广阔的稻田,实现啊,实现美好的心愿······”近日,周杰伦的《稻香》经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探数字乡村,寻共富密码”实践队共同填词后,改编为一曲《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