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康康,生日快乐,健健康康!”“谢谢!谢谢医生叔叔、护士阿姨!”
头戴生日帽,手捧小牛公仔,来自绍兴的康康(化名)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6号楼心脏大血管外科病房迎来了自己的12周岁生日,和他一起过生日的,除了陪伴在侧的爸爸妈妈,还有前不久为他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将他从死亡线上抢回来的医护人员。
今天,浙大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医护人员为心脏移植小患者送去了蛋糕!
“今天不仅是康康的生日,也意味着他历经磨难后,生命全新重启。”主刀医生、浙大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心脏移植中心主任马量主任医师激动地说,康康是浙大一院目前为止年龄最小的心脏移植患者,挽救他的生命是全体医护人员的使命所在。
8岁时突发心肌病
心脏移植成最后出路
看着眼前又生龙活虎的儿子,康康父母的思绪一下子回到3年前。
小学二年级的康康因为经常性呕吐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肠胃炎,但治疗了三四个月后,情况没怎么好转,他的状态反而越来越差了。
“老师跟我们反映,说他特别喜欢趴着,每天好像都有气无力的,后来我们在家也发现他不怎么爱玩了,喜欢瘫着。”康康爸爸说,孩子一反常态的表现让夫妻俩放不下心,直接带着他到省儿保就医,经过一系列检查,康康被诊断为“心肌病”,并一度因为频发性的室早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夫妻俩怎么也想不到,从小就特别爱动,平时又非常擅长体育,运动会都参加三四个项目的儿子,说“不行”就“不行”了。
“医生告诉我们,这个病发展到最后可能是要‘命’的,控制不住的话要心脏移植才能保命。”康康妈妈回忆,为了治病,康康暂时休学了,夫妻俩带孩子辗转北京、上海等地多家医院,经过一年的内科治疗,2019年上半年,康康又重新回到学校读了半年书,本以为有了起色,没想到一切又急转直下。
2019年8月,康康出现了反复呕吐、腹胀、胸痛等症状,被紧急送到浙大一院,经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全面检查,被确诊为“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心肌病的发病原因一般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由于病毒等原因引起的,康康发病前并没有明显的病毒感染等情况,医生推测可能是先天因素导致的。
“当时来的时候,右心功能不全,右心衰已经很严重。”马量主任表示,心超显示康康的右心室大小约为5厘米,远远超过正常成人的大小(正常成人大小在3厘米以内),心电图也显示出室早、室速等心律失常,强心药、利尿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已经不能有效、明显改善病情,常规的心脏手术也无能为力,唯有心脏移植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心功能全面衰竭
死神随时降临
从那时起,康康妈妈便辞去了工作,在家全职照顾儿子,康康也一边继续接受内科治疗,一边等待心脏移植。“我们还自己去买了监护仪,跟手机连接上,走到哪都能查看到他的一些数据。”陪孩子看病的这几年,康康父母也渐渐变成“医学通”,了解了很多医学常识。
等待心脏移植的这一年多,似乎异常漫长。康康的身体每况愈下,经常每天发作4万多次室早,强烈的心绞痛袭来,而药物对他症状的改善效果也越来越微乎其微,爸妈只能看他独自承受病痛,却也无能为力。
“爸爸妈妈,我会不会等不到移植了,我会不会要离开你们了?”12岁的孩子已经知道生死,也有所畏惧,康康反复追问着。
“不会的,不会的,医生叔叔阿姨像爸爸妈妈一样爱你,会想办法救你的。”虽然言语略显苍白,但父母总是以温柔去抚慰儿子受伤的心灵。
2020年9月,康康的心功能急剧恶化,出现了持续性室速、晕厥昏迷。“在家里人突然就不行了,送到我们当地医院急救,通过电击,人才回过来。”说起几个月前那惊魂一幕,康康爸爸强忍着眼泪,那是他感觉要失去儿子最强烈的一刻。
好在,康康被及时抢救回来,并通过救护车转院至浙大一院。
11月,刚出院不久的康康再次被抬着入院浙大一院,此时他不仅不能下床活动,射血分数(EF值)低至小于10%(正常人需要高于50%),需要吸氧才能呼吸,并且由于心功能衰竭,累及到肝肾功能,出现了全身浮肿、少尿,连喝水都受到严格限制。心超显示右心室形成了多发血栓,右心血流几乎停滞,如果短期内无法进行心脏移植,死神随时降临。
“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很爱我,但我实在撑不下去了。”在康康爸爸听来,儿子的这句话更像是诀别,刺痛他的心头。
但浙大一院医护人员使出“十八般医术”,精心监护,努力维系他的生命体征,支撑他等到希望。
爱心人士捐献器官
生命接力移植成功
2020年12月25日,转机出现了。一名生命走到尽头的患者捐献出自己的器官,心脏和康康配型成功,生命接力迅速启动。很多和他年龄一样大的小朋友都在这一天期待圣诞老人送礼物,而康康收到的圣诞礼物就是一场十分顺利的移植手术。
当日下午,心脏大血管外科、体外循环组、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保障下,康康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开胸后发现他的整个右心就像囊袋一样,心肌已经不会跳动了,这种情况下一旦心脏停跳怎么也按不回来了。”主刀医生马量主任表示,得益于医院国内一流的人体器官获取组织队伍和完善的器官捐献网络,很庆幸移植能够及时开展,也非常感谢器官捐献者的大爱。
作为浙大一院目前年龄最小的心脏移植患者,康康的手术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尽管早在2018年,心脏大血管外科就为一位13岁的女孩成功进行了心脏移植,积累了一定经验,但这次,科室仍然不大意,充分做好手术方案,协同多学科团队连闯数关,医院党委书记、多器官移植学科带头人梁廷波教授也非常关注康康的治疗,叮嘱医护人员发扬“移植铁军”的精神,做好万全准备,与死神掰手腕。
首先就是麻醉关,由于康康严重的室速导致心肌耗氧量急剧增加,影响血压的稳定,极有可能一打麻药血压就维持不住,并且患者年龄小,用药剂量也要精准把握。经过麻醉科的全力保障,康康顺利闯过麻醉关。
接着就是血管吻合,心衰导致心脏血液搏出少,血管逐渐缩小变细,尤其是康康的左心主动脉特别细,而供心的主动脉直径在3厘米左右,要将两条不同粗细的血管吻合,考验的是主刀医生的耐心和细心。
经过4个多小时的手术,心脏被成功植入康康胸腔,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密切监护。术后2天,就顺利拔管,术后4天就转回了普通病房。
“我现在终于可以大口喝水了。”康康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好,目前,他的心功能已经稳定,除了能下床沿着床边行动,还能自主上厕所。“但由于前期肝肾损伤,腹腔、盆腔积水,完全康复还需要一点时间。”马量主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