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11月25日,在《我爱你,中国》的诗朗诵和歌声中,全国首届吴山思政教育论坛在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正式开幕。
此次论坛由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杭州市惠兴中学特联合主办,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五育融合”视域下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模式,展示全国各地区在新的百年征程中“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思政教育实践样态,将架构起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
大咖云集
畅想思政教育前景新蓝图
论坛开幕式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冯建军所长,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戴丽敏女士,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项红专教授,全国知名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聘导师池昌斌先生等专家学者莅临指导,分享最前沿的教育理论,引领和指导思政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迈向更高的境界。
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戴丽敏
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戴丽敏在发言中提到,思政课伴随着青少年发展的全过程,是一个跨学段的有机整体,贯穿了大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而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树立系统思维,打破学段区格,坚持分层分类,统筹好德育目标一致和内容梯度衔接的关系,统筹好教育主体的整体性和不同学段教学规律的关系。坚持强基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改革创新,打造思政精课,建设好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
戴校长说:“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做好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希望,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
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
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项海刚在致辞中强调,本次思政论坛的高质量发展高在高校、中学、小学共同合作探讨思政话题,提供了立体式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实践,站位高起来——体现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思想,教师配起来——“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六点要求是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标准,也是思政教师提升素质和努力的方向。平台搭起来——高校与中小学在思政教育建设的联手动作可以有很多,比如探索教学研究共享机制、教学备课互通模式,比如联盟、研究中心等平台要多建立起来。课堂活起来——在课堂中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研究热起来,激励倡起来——让思政课成为统领育人功能的核心,让思政教师有地位,,使优秀思政教师拥有专属的成长通道。打破区域、校级的界限,构建思政大格局,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成果分享
构建思政教育联盟新样态
杭师附小、杭州市抚宁巷小学、杭师大附中、杭州市惠兴中学、杭师大东城小学及杭师大六所学校的校长或书记就思政教育实践研究成果进行了分享。各校立足自身思政教育特色项目,赋能教师职能的新发展,通过聚焦课程思政改革,助推教师更有作为,成为全国思政教育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典型。
为促进思政教育研究成果的有机融合与多元发展,促进全国思政教育研究一体化发展,在论坛现场,杭州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书记潘春雷、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校长俞富根、台州市路桥区路北中心小学副书记洪丽敏、贵州省雷山县教育局书记吴祥、杭州市惠兴中学校长王超、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教研室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张玲共同上台,在大家的见证下正式成立了全国思政教育联盟。
对于仍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学生而言,思政课是帮助学生在他们的心灵中描绘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思想蓝图的重要课程。
高位引领
创设思政教育理念新增值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冯建军所长以“构建立德树人的系统化落实机制”为题为大家作了前沿思想的报告。冯所长基于国际视野,引证了大量的前沿专业性研究,他在报告中强调,立德树人的落实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按照系统论思想,立德树人首先是从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协同育人开始发挥家庭在立德树人中的基础作用;发挥学校在立德树人中的主导作用;发挥社会在立德树人的支持作用;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社会与学校有机衔接的协同育人机制。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冯建军
他谈到,要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校各项日常工作中,建立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全员育人的机制,使学校内部各个要素发挥整体育人功能;挖掘课程思政内容,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把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贯穿到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制度管理、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渗透于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科素养为核心看构建学科育人的整合机制,形成学科育人的系统:使学科完成从“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的转换,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
本次全国首届吴山思政教育论坛的举办,为思政教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加的范例,充分体现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研究的权威性、前沿性和方向性,对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时代新人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