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三堡船闸首推过闸船舶吃水动态管理 过往船舶提前关注当天水位
发布时间:2020-04-29 17:37:55 Wed  来源:杭州网

杭州网讯 记者从杭州市港航管理服务中心获悉,自5月1日起,三堡船闸将根据前期建立的过闸船舶水下构件物(拖泥)数据库,对过闸船舶吃水进行动态管理。过往船舶,需要密切关注实时水位。

为何要对对过闸船舶吃水进行动态管理?

去年(2019年),钱塘江、内河低水位影响加剧,三堡船闸附近水域共计发生17起过闸船舶搁浅事故,事故导致船闸累计停止运行70余小时,减少放行船舶近500艘次。

调查发现,事故主要由船舶吃水的误差引起(船舶吃水就是船体最低点到水面的垂直距离)。为了保护螺旋桨,内河船舶普遍在造船时加入一种水下构件物,俗称“拖泥”,“拖泥”底部低于船底,所以船舶实际吃水应是从“拖泥”底部到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一般大于船舶证书上所载的吃水。而“拖泥”大小主要与螺旋桨转速、桨叶数等有关,所以基本上每艘船舶所安装的“拖泥”大小都有区别。由于水下构件物(拖泥)技术数据不足,前期主要依靠船舶自行申报吃水,导致低水位期间船舶搁浅事故仍时有发生。

因此,今年3月3日起港航部门开始组织船检人员在富阳杭州杭新船厂进行集中船舶拖泥测定,采集录入航区船舶水下构件物(拖泥)数据。截至4月28日,杭州港航部门已测量船舶2667艘次,占经常性过闸船舶(3000艘)的88.9%。航区船舶拖泥数据库的建立,为船舶吃水动态管理提供了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自5月1日起,三堡船闸将正式对过闸船舶吃水进行动态管理,具体标准如下:

1.过闸船舶的基准线以上吃水不得大于2.6米,即船舶型深与水面以上干舷之差不得大于2.6米(型深-干舷≤2.6m);

2.过闸船舶的最大吃水(船舶的基准线以上吃水与该船的拖泥数据之和)不得大于航道实际水深(内河航道底标为-1.98米)和富裕水深(0.3米)之差,考虑船舶装载后变化因素,理论富裕水深为0.15米;(型深-干舷+拖泥≤航道水深-0.15m)

需要注意的是,过闸船舶需提前关注船闸运行单位每日发布的实时水位情况(每4小时),合理配载,共同维护好通航环境的安全有序。

作者:通讯员 胡颖 卢卫国 记者 沈艳  编辑:徐洁
记者从杭州市港航管理服务中心获悉,自5月1日起,三堡船闸将根据前期建立的过闸船舶水下构件物(拖泥)数据库,对过闸船舶吃水进行动态管理。这一管理措施的施行将有助于提高三堡船闸运行效率,保障船舶过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