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杭网原创- > -原创新闻
遇见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 让诗意从杭州伸向远方
发布时间:2016-04-18 21:11:05 星期一  来源:杭州网

在杭州遇见郑愁予:让诗意伸向远方

郑愁予在书吧听诗(以下图由纯真年代书吧提供)

    杭州网讯 如果你是在杭州又喜爱诗歌的朋友,这几天的朋友圈一定会被一位大诗人刷屏,他的名字是郑愁予。从4月16日起,郑老先生就抵达杭州,并将在杭州逗留至4月20日。

    4月16日在纯真年代书吧做郑愁予诗歌明信片首发式、品诗、读诗、4月17日在“西子诗社”与妇联的女诗歌爱好者们一起聊诗歌创作;

    4月18日走进校园,在浙江理工大学、杭州高级中学、浙江大学做诗歌讲座与圆桌论坛、4月19日走进杭州师范大学、4月20日前往萧山蒋兴刚母校进行讲座,然后离开杭州,前往绍兴、上海、南京……

    抚着诗歌的春风,郑愁予马不停蹄地与杭州的爱诗人匆匆相遇。

在杭州遇见郑愁予:让诗意伸向远方 

郑愁予在书吧与杭州的诗歌爱好者们相聚

    “达达的马蹄”从江南走过 明信片从杭州寄向世界

4月16日,在诗歌之光时常亮起的杭州纯真年代书吧,一场“郑愁予诗韵江南品读会暨诗歌明信片首发式”让宝石山腰人头攒动。近500位诗歌爱好者在这里聆听这位台湾诗人的新作,也在其明信片首发式上,见证郑愁予的诗歌从杭州的西子湖边寄向远方。

说起郑愁予与江南的缘份——那一首《错误》已经做了60年的解答——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正是这首《错误》,让“达达的马蹄”敲打每一个过客与归人,让每一个从江南来、到江南去的人为之心颤、为之动容。

在杭州遇见郑愁予:让诗意伸向远方 

等待签名的读者排起了长队

而这一次的诗歌明信片,正是以这美丽江南的“美丽杭州”为邮资图,以“寄给远方的归人”为主题。每套十张、十首小诗、十幅著名山水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尹舒拉的山水画作。有诗意在油彩中流淌,有归人在远方里追寻。

那些爱诗的人们从各处赶来,小心翼翼地捧着明信片,排好了长队等着郑老签名赠言。

当天空放出灿烂的晴空,一场“郑愁予诗韵江南品读会”也拉开了帷幕——杭州的诗人们上台颂读那些曾经温暖心田的郑愁予的小诗;画家尹舒拉随着朗诵的声音现场赋诗作画“愁公故园怨杨柳,予我新词忆江南”;一旁的郑老与陪同的诗人朋友热切交谈,分享诗意创作,分享江南诗韵……

书吧女主人朱锦绣致辞:“是谁传下诗人这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是谁挂起这盏灯,旷野里,一个朦胧的家,微笑着……微笑着,是我们的大诗人,微笑着是我们杭州的年轻诗人们,微笑着是我们杭州的诗友们,他们微笑着攀登这236级台阶,带着朝圣般的心情,向诗歌致敬!向大诗人郑愁予老师致敬。”

在杭州遇见郑愁予:让诗意伸向远方

郑愁予与大学生们畅谈诗歌文学(以下图由杭州市书刊发行业协会提供)

畅谈诗歌文学 “诗歌要表现人类的状况”

4月18日上午,在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郑愁予与大学生畅谈诗歌文学。青年诗人许春波、台湾诗人颜艾琳、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院长陈改玲和100多名师生一起参与了畅谈活动。这场让诗人走进校园的活动由杭州市西湖读书节组委会主办,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杭州市书刊发行业协会承办。

    一顶黑色贝雷帽,一条色调明快的酒吧图案领带,当84岁的郑愁予先生精神矍铄地出现时,信息共享空间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郑老首先将自己的人生故事娓娓道来,他与大家分享他的创作来源,那些对于生活的感悟与思索是创作中数不尽用不完的宝藏。

在杭州遇见郑愁予:让诗意伸向远方

郑老为大家签名

    小时候,郑愁予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而在抗战期间,郑愁予又随母亲迁徙于大陆各地。他曾经在耶鲁大学任教30余年传播汉语言,如今仍是耶鲁大学的终身教授,在金门大学、青岛海洋大学等担任客座教授。

    这样的郑愁予在15岁时写下自己的的第一篇创作,那个作品的主题是一个孩子在等待旷工爸爸安全地归来。这个关切下层民生的视角在当时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也激励了他此后探寻独特诗歌创作之路的信心。

在杭州遇见郑愁予:让诗意伸向远方

学生们向郑老请教诗歌创作

    当谈论诗歌的创作与立意时,郑愁予表示,诗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表现人类的状况,体现人的气质、经验以及美学观。诗不能太过于局限,诗人要有一种责任感,去感知世界、表现世界、展示人类的生命感。”

    郑老以杜甫的诗为例,他说:“在杜甫所写的一千多首诗中,很多都是对社会现实及他人的关注。一个诗人一旦有了忧国忧民、顾及他人的真情实感,他的诗就会显得大气,贵气。”

在杭州遇见郑愁予:让诗意伸向远方

郑老来到杭州与读者交流

在杭州遇见郑愁予,遇见他打从江南走过,也许行色匆匆,但正如朱锦绣所言——“我们相信当达达的马蹄再次踏响江南的春天时,耄耋诗人郑愁予老师的江南之行,不是过客,而是归人。他归来在诗歌的家乡,汉语的故里。”

 

作者:记者 郑娟娟  编辑:唐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