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杭州这座城市有多“宜居”?市政协委员心中有了答案
发布时间:2021-02-02 23:19:46 Tue  来源:杭州网

何为“温饱”?衣要暖、食要安、有屋住、行得畅,这是城市最基本的民生保障。

何为“宜居”?或许是一条蜿蜒平整的绿道,一汪波澜灵动的湖泊,一座静穆安逸的图书馆,一张四通八达的互联网,一套流畅直通的办事流程……

2月2日下午,在杭州市政协十一届五次全会召开的“建设宜居城市”联组会议上,市政协委员指出问题,发表建议,一点点地为“宜居”标准加入新的注解。

市政协委员吴伟进眼中的“宜居”是具备完善的公交地铁接驳线。当下,杭州地铁基本成网,但并不是每个小区都有地铁站,地铁站与周边3-5公里内人员密集区的接驳需要加强。吴伟进建议公交分级,设置短途的小区公巴,围绕地铁站服务若干小区的短途公交,加密班次、灵活调度,形成走街串巷、招手即停的模式,让百姓通过“公交+地铁”就可以完成通勤。

在市政协委员黄东良看来,“宜居”是在老旧小区改造时同步提升的周边配套。目前,老旧小区居民的关注点已经从居住条件、住宅楼外观、小区内道路等基本需求转向了停车、绿化、配套公共服务等生活品质需求上。他提出,在接下来的改造中,要符合城市心的整体风貌,因地制宜,做好统筹规划,避免多次改造造成浪费。

在残障人士的生活中,“宜居”是“无障碍环境”,出行不便、无障碍设施被占用、便利程度差等问题亟待解决。市政协委员章越峰认为,建设无障碍环境需要加快数字赋能的步伐,这需要政府细化方案,加大力度,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管理无障碍设施,比如利用监控自动对侵占盲道的行为进行抓拍,生成数字城管工单,通过短信提醒市民,培养自觉意识。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率先实现数字赋能无障碍要求,比如研究智能化助盲系统,使盲人使用的盲杖或智能手机可以与盲道上的电子标签互动,根据手机语音引导独自完成出行。

作者:记者 楼子璇  编辑:徐洁
2月2日下午,在杭州市政协十一届五次全会召开的“建设宜居城市”联组会议上,市政协委员指出问题,发表建议,一点点地为“宜居”标准加入新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