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76岁阿姨脑萎缩走路像企鹅 医生:提早采用预防可以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0-11-13 17:41:41 Fri  来源:杭州网

杭州网讯  小脑萎缩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在神经内科门诊,经常有老人跟医生诉苦:“我被诊断出了小脑萎缩,也总感觉自己变傻了,痴呆了。”每当遇到患者这样说,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欧阳侃都会耐心解释:老年人智力水平与小脑萎缩关系并不大。

确实,人到老年,在概念学习、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可能会逐渐衰退,但智力不会严重衰退。而大家熟知的“老年痴呆”,才是由于患者大脑的神经细胞死亡,从而导致老人“变傻”的原因。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躯体平衡和调解肌张力、协调身体运动。小脑萎缩的患者常常表现为站立不稳,摇晃、步态不稳,而不会造成痴呆。

“但这不代表小脑萎缩就不需要治疗!最近,我接诊了一位患者,俞阿姨。因为从未来过医院,她之前被人搀扶着走路还会像企鹅一样摇摇晃晃,出行都得靠轮椅。前不久,还因此不慎摔伤……”欧阳主任回忆。

76岁的俞阿姨腿脚不灵活有两年多了,被诊断为“小脑萎缩”。虽然平时行动不便,但性格比较要强的她怕给家人造成麻烦,就很少出行。可是即使只是在空间不大的家里吃喝拉撒,都需要操纵着跟门差不多宽的轮椅费劲移动,严重影响了俞阿姨的生活质量。去年,她在上厕所时不小心摔倒在地。本来摔得不重,但由于老年骨质疏松,导致了腕关节骨折。养好伤后,她的家人找到欧阳主任,想帮助老人缓解小脑萎缩的症状。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欧阳主任介绍她去了运动康复科进行运动功能康复训练。

住进病房后,康复治疗师为她做了评估。结果显示,长时间的活动不利使俞阿姨下肢肌肉萎缩,肌肉力量减退明显,平衡能力也不行,无法独自站立。即使在家人的搀扶下走路,也仿佛是像喝醉了酒一样,跌跌撞撞。是康复师嘴里最典型的“毫无章法的醉酒步态”。

康复治疗师认为,俞大妈的步态异常用普通的基础康复训练无法快速有效的帮助她重新正常步行,于是采用了“多功能训练带辅助矫正步行”的训练方法。

治疗时,康复治疗师用“绳带”将俞阿姨多处捆绑,通过绳带的应力作用和手法引导,在行走过程中让俞大妈逐渐寻找了到正常步行的感觉。首次训练过程中,老人家就觉得腿脚轻松,立马迈开了步伐。俞阿姨的老伴高兴地说:“1年多了,今天终于能好好走路了!”

image.png
步行功能矫正带。

欧阳主任介绍,绳带疗法采用的是一种设计结构特殊、具有弹性的布带。医生能够根据患者肢体位置及身体功能障碍特点设计缠绕、穿戴方法,最终起到治疗效果。

针对各种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绳带的使用远不止图上几种绑法,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院康复科需要针对每位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评估和治疗。

老年人如何预防脑萎缩?欧阳主任建议:

1、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尽量去除危险因素。脑炎、脑出血、脑梗死、脑血管疾病、长期饮酒(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高度营养不良、滥用激素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脑萎缩。所以,存在以上基础疾病时要积极治疗,以防脑萎缩的发生。尤其是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积极治疗,并做好康复训练。

2、清淡饮食,改变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平时可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另外,高脂肪、低蛋白的饮食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而动脉硬化导致的脑血管疾病又是脑萎缩的高危因素,因此,饮食方面的调整对预防脑萎缩有很大意义。

3、合理用脑。生活比较单调,缺乏兴趣爱好的人越容易患上小脑萎缩。所以要增加脑部锻炼,多进行一些读书、写作、思考等脑力活动,能够预防、减慢脑功能衰退。

4、小脑萎缩具有遗传性,其子女有百分之50的遗传几率。对于有脑萎缩遗传性家族史的患者,有必要提早采用预防措施,以改善脑细胞衰老的状况。

作者:记者 杨威 通讯员 张玥洁 牟恒  编辑:徐洁
76岁的俞阿姨腿脚不灵活有两年多了,被诊断为“小脑萎缩”。治疗师用普通的基础康复训练无法快速有效的帮助她重新正常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