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杭州:文明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发布时间:2020-09-24 17:02:29 Thu  来源:杭州网

践行文明,杭州无年龄之分,无地域之别。9月1日,中国文明网“文明在哪里”主题宣传报道组走进杭州各处,领略这座城市的文明之风。

弯湾托管中心:让智力缺陷的孩子找到“爱的港湾”

在江干区凯旋路上,有一家不起眼的小超市。然而,这家社区超市的经营者是四位“非凡”员工——他们是智力有缺陷的特殊人群。

这家小超市是杭州妈妈徐琴自筹资金创办的三个集体就业实训点之一,连同洗车行、书窝一起构成了名叫“弯湾”的托管中心,这里接收来自杭州的智力缺陷学员,让他们体验社会生活,锻炼工作的本领。“我只想让孩子们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徐琴说。

徐琴介绍,弯湾托管中心秉承着“帮助他们,减少帮助”的理念,没有只是一味地收容残障,更多的是教他们怎么融入社会,怎么展现自信,带领着特殊的孩子一步一步向正常生活靠近。

在弯湾托管中心,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每天一起去菜场、去超市、去银行、去坐公交车、去乘地铁,学习着生活自理、家务劳动和社会技能,在点滴小事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杭州国际马拉松、毅行大会、特奥活动不乏弯湾学员的身影。此外,杭州妇女活动中心也十分关注这个特殊的组织,定期给孩子们进行公益培训,学员们积极生活的态度让很多普通人都为之侧目。

“每个智力缺陷的孩子其实都是一株幼细的花苗,虽然小一点、弯一点,但也同样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来。小小弯弯的树苗在茁壮成长,在杭州这片温暖的土壤中,他们终有一天会成为参天大树。”徐琴表示。

随着书窝、小超市、爱生活洗车行的相继成立,学员们沐浴着老师和社会的爱,通过辛勤劳动赚取工资的同时,完成了对人生的正向塑造。

宝石社区:垃圾分类营造绿色生活 孝心车位点亮暖心“孝行”

走进西湖区宝石社区的保俶小区,一进大门便是一座垃圾房。绿色垃圾桶干净整齐地排布,炎炎夏日里,这儿没有一丁点印象中垃圾的异味。

“厨余垃圾放在易腐垃圾收集站里,我们会督促居民把垃圾放在该丢的位置。”垃圾房一侧的“监督员老太”是志愿者潘文敏,今年已83岁高龄,是社区年纪最大的几名“垃圾分类”志愿者之一,对于志愿服务垃圾分类工作,她丝毫不感到疲惫,“每周一两天在垃圾房边上检查,以前垃圾房边上味道很难闻,尤其是夏天,现在大家都自觉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垃圾桶面干干净净,站在这里也没有臭味,大家都看在眼里,很舒服,我觉得很值得。”

早在2010年,保俶小区就率先推行了垃圾分类,是杭州市较早开展垃圾分类小区之一,分类效果也很明显。2019年10月,小区作为西湖区开展小绿桶分类试点小区,率先使用“小绿桶”模式,有助于提高居民的分类正确率,也有助于垃圾减量。“小绿桶”模式下一步将在全区推广。

北山街道宝石社区党委书记陈立敏介绍,在垃圾分类初期,宝石社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各种培训等活动积极宣传垃圾分类,并成立了一支由居民骨干组成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由志愿者进行督导,提醒居民正确分类。初期,有少数居民会出现垃圾不分类甚至直接乱扔的现象,志愿者则会现场解开垃圾袋,进行分拣教育,教导其分类。渐渐地,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目前,宝石社区有60多名垃圾分类督导员,其中老年人占七至八成,每人轮岗,风雨无阻。他们的坚持不懈,确保了宝石社区的垃圾分类步步推进。

除了垃圾分类,孝心车位也是宝石社区的一大亮点。2019年,宝石社区响应西湖区政府号召,率先在保俶小区开展“孝心车位”建设,在小区车位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挖潜建设了4个 “孝心车位”。孝心车位采用“提前预约、先约先停”的运行机制,开放时间是周末和节假日的早上8点至晚上7点,老人的子女需要提前一周电话预约,或者老人现场预约,当天子女根据预约的车牌领取孝心车位卡,凭卡免费停车。

“对于划孝心车位,小区大部分居民是非常支持的。毕竟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大家都是积极支持和拥护的。”陈立敏介绍,对于起初不理解的居民,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通过上门走访、沟通,召开协调会,将孝心车位的运行方案耐心解释,摆明孝心车位的意义,物业也表示孝心车位优先,其他车辆也会尽量协调,尽可能多满足小区住户停车。如今,没有老小区“停车难”的烦恼,子女放心开车回家,陪伴父母的时间更长了,家人们团聚幸福感满满。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线上+线下”智慧办电,“最多跑一次”改革助企惠民

在电子设备如此普及的当下,用电习以为常,而曾经供电接电的繁杂手续无疑困扰着万千百姓。

为了响应文明杭州“最多跑一次”的号召,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突出打造了“五个零”服务——线上办电“零跑腿”、线下办电“零距离”、信息融通“零办证”、现场服务“零打扰”、方案答复“零等待”。真正实现智慧办电,给老百姓提供省心电、省钱电、绿色电。

“改革旨在让客户办电更便利,其实并不是该有的手续和花费减少了,而是这些繁杂的事务都由工作人员在背后完成了。” 钱江新城供电营业厅主管谢意表示,改革后,办电时间被大大压缩,很多项目客户能在现场用终端当场完成,一些具备条件

的对象,在手机APP上提交申请后经过勘查能直接装表接电,真正实现五类复杂业务“最多跑一次”,16类常规业务“一次都不跑”。

对与电子设备不太熟悉的老年人,杭电也充分考虑到了他们的难处。杭电直接与社区签协议,在居民家门口提供服务。部门之间“踢皮球”的现象也得到了妥善的安排,营业厅之间内部流转,互相转告,老百姓再也不怕跑错地方、材料标准千变万化了。

西湖区双峰村的冯雄一直以来帮助村民办理用电业务,他兴冲冲的表示,原先要一二十天才能办完的整套流程,现在一两天就能直接用电了。原先验收合同至少都要跑三趟,而如今连合同都能同步在手机上签。不仅一分钱不用出,还省了很多程序。

除了“最多跑一次”改革,杭电还有一支阿斌电力志愿服务队散播爱心无数。

“阿斌”是杭州百姓对全国劳模史文斌的爱称。自1985年起,史文斌以电力抢修和表后延伸服务为原点,数十年如一日传递光明温暖。2004年,“阿斌电力服务队”成立,在阿斌带领下,服务队走街串巷,累计完成14万余次抢修和9万余次志愿服务,客户满意率100%,践行了对航程470万电力客户的承诺。

“我们于无声处守望万家灯火,在街巷间传递电力暖流,用心贴心的电力志愿服务,架起与万千百姓的连心桥。”阿斌说道。

疫情期间,杭电还充分挖掘电力大数据的价值,通过对电表数据的分析,提高对出租户之类的流动群体的管控和排查,并推出了“惠民助企电力十六条举措”,与银行合作助力中小微企业联合放贷授信,减免了企业电费上亿元,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作者:记者 楼子璇   编辑:徐洁
践行文明,杭州无年龄之分,无地域之别。9月1日,中国文明网“文明在哪里”主题宣传报道组走进杭州各处,领略这座城市的文明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