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首个西湖日开启,西湖和西溪在一起啦,这份“两西”游玩攻略请收好!
发布时间:2020-06-24 18:59:19 Wed  来源:杭州网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和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犹如人间天堂的两颗璀璨明珠,是美丽杭州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十分关心杭州西湖和西溪的保护管理工作。今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就西溪湿地保护利用情况进行考察调研,并指出要把保护好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杭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杭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山水相融、湖城合璧、拥江枕河、人水相亲”的发展理念,坚决破除“碎片化”现象,优化调整管理体制机制,形成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的强大合力。

今天, “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管理”授牌仪式在涌金广场举行。

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管理是杭州在推进“两山”理念和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创新,是杭州深入推进美丽中国样本建设,努力成为全国宜居城市建设“重要窗口”的有力举措。

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管理之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将扛起“西湖、西溪在我心中”的责任担当,高质量规划“两西”一体化发展战略,联动实施西湖全域综合提升和西溪原生态保护提升,进一步升级市场化管理,全面打造杭州“两西”三生融合的美丽样板,为加快建设杭州 “湿地水城”和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作出新的贡献!

杭州西湖•西溪的“今世前缘”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姊妹明珠,坐抱于杭,于悠长岁月中,被小心呵护、擦拭,散发出“最江南”的迷人光彩。

明珠姐姐——杭州西湖

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因西湖而名。“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杭州西湖,三面云山,中涵碧水,面积约6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环湖四周,绿荫环抱,山色葱茏,画桥烟柳,云树笼纱。逶迤群山之间,林泉秀美,溪涧幽深。

景区范围内有100多处各具特色的公园景点,如著名的“西湖十景”“西湖新十景”“三评西湖十景”,同时拥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16处、省级24处、市级51处,此外还点缀着各类博物馆、纪念馆。杭州西湖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全国文明旅游景区和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年均接待国内游客约2800万人次、入境游客约160万人次。

西湖时时如画。春有如烟绿柳,碧桃相间;夏有荷叶田田,接天莲叶;秋有三潭印月,丹桂飘香;冬有断桥残雪,红梅疏影。不仅独擅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而且更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使自然、人文、历史、艺术融为一体,用文化境,以景动人。四季更迭,风光无限,四时美景,扣人心弦。

在2011年6月24日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特色植物六元素共同构成,是中国历代文化精英秉承“天人合一”哲理,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绘画美学、造园艺术和技巧传统背景下,持续性创造的“中国山水美学”景观设计最经典作品,是景观元素特别丰富、设计手法极为独特、历史发展特别悠久、文化含量特别厚重的“东方文化名湖”,也是世界独具一格的文化景观。

2002年9月,市委、市政府成立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负责西湖风景名胜区的统一保护管理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原隶属于西湖区的西湖街道成建制委托管委会负责管理。当年始,环西湖景区拆除围栏,拉开了免费西湖、还湖于民、还园于民的序幕,成为全国景区管理上突破固有思维、创新发展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西湖在杭州的地位、西湖的文化价值和西湖的保护利用做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杭州的灵魂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的生命线、精华所在是西湖。经杭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自2020年起,将每年6月24日设立为“杭州西湖日”。

明珠妹妹——杭州西溪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区西部,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其间水道如巷、河汊如网,蜿蜒曲折、碧波荡漾,牵连着鳞次栉比的鱼塘。湿地内河道总长100多公里,约68%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水体库容量约500万立方米,水网密度达25公里/平方公里,是杭州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其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清新大气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生态功能,是杭州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被称为杭州之“肾”。

西溪湿地生态丰富多彩,树绿柿红、芦白桑青,树木或偃或卧、或垂或扬,“河渚芦花”“西溪青梅”,皆成天趣;丰富的鸟类、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资源,鹭歌雁翔、蛙鸣鱼跃,具有很强的观赏和科研教学价值。

除却是难得的城市湿地、农耕湿地,西溪还是一块独具魅力的文化湿地。“秋雪八景”“曲水八景”等众多景点,让苏轼、秦观、唐寅、张岱、厉颚、黄宾虹、马一浮、郁达夫、徐志摩等等名人流连忘返,留下众多的诗文、书画、碑刻。西溪还是中国的文艺盛地,在这里著名剧作家洪昇创作出传世之作《长生殿》;据考证,施耐庵的《水浒传》也诞生于此。西溪更是越剧北派艺人的首演地,从民国至今,西溪的秋雪庵“两浙词人祠堂”都供奉1044名历代词人。

因其环境静、雅、幽的特点,被文人雅士视为世外桃源,所以西溪自古有浓厚的隐逸文化和庵堂文化,内多名园、寺观、庵堂、祠庙等。曾有章次白“西溪梅竹山庄”、冯梦祯“西溪草堂”、邹孝直的泊庵、高士奇的西溪山庄、刘符的“淇园”、洪钟的“洪园”等,而久负盛名的“秋雪庵”历史上是众多方外高人修身参禅之所。西溪的民俗文化也丰富多彩,至今仍保留了“龙舟胜会”“竹林挖笋”“清明野餐”等诸多传统民俗。

2005年4月3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向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园仪式发来贺信:“杭州市要再接再厉,乘势而上,进一步做好西溪湿地保护、管理、经营、研究工作,把西溪变得更美,把杭州扮得更靓”。

2020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西溪湿地考察调研,他指出,湿地是地球之肾,湿地开发要以生态保护为主。原生态是旅游的资本,发展旅游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让湿地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习近平强调,水是湿地的灵魂,自然生态之美是西溪湿地最内在、最重要的美。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要把保护好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

西湖、西溪的姊妹情缘

晚清光绪《钱塘县志》记载:“宋建炎三年七月,高宗南渡,幸西溪,初欲建都于此,后得凤凰山,乃云:‘西溪且留下’”。西湖、西溪两姊妹均为宋高宗赵构厚爱,作为建都福地之选。

而在旧时杭城,平原河网发达、密布,老和山下河渠纵横,鱼塘密布,荡连荡,塘套塘,与西湖相接。而西溪水道也经古荡、松木场河等,至留下,一路溪光杳霭,引人入胜,芦花开时,弥望如雪。西湖、西溪姊妹以水相依的渊源,也是新时代里杭州提出打造闻名世界、引领时代、最忆江南的“湿地水城”的底气之一。

2003年9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开始实施,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精选一批经验丰富的生态、园林等行业骨干进驻参与西溪湿地的生态恢复、引配水工程、水源污染监测等建设,为西溪湿地综合治理重获生机贡献西湖力量。

“我有明珠二颗,旧时分别藏所;而今合体璀璨,照破山河朵朵”。在新的时代,杭州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管理必将充分发挥“1+1>2”的效益,统筹好“两西”保护、管理、经营、研究四篇文章,让西湖、西溪明珠姊妹,齐心共进,交相辉映!

作者:记者 王潇雨 通讯员 斯金叶 图片来源:西湖管委会  编辑:徐洁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和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犹如人间天堂的两颗璀璨明珠,是美丽杭州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