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亩荷花渐次绽放。
昔日黑鱼塘变身千亩荷塘。
千亩荷花长势喜人,迎来不少游客。
版图上划定983条河道蓝线的余杭,和多数江南水乡一样,有着桨声灯影的过往,也担负着尤为重要的治水任务——今年年底,3个劣V类断面,102条劣V类河道,113个劣V类小微水体“脱帽”。
大江大河内联外通、“黑臭河”种下千亩荷花、掐断污水入河的源头等一系列的措施让整个水系变得清澈,余杭也正在恢复着江南水乡的婉约模样。
如今,治水剿劣进入年中节点,余杭会晒出怎样的治水“期中成绩单”?
千亩荷塘“吃”淤泥
眼下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运河街道的千亩荷花长势喜人,迎来不少游客。而在两年前,这千亩荷塘还是水质发绿、臭气熏天的黑鱼塘。
以前,运河街道的特色产业是黑鱼养殖,是全省有名的“黑鱼之乡”,杭州市场上有一半黑鱼来自这里。养殖黑鱼给养殖户带来可观收入,但也带来了严重污染。
“当时,养殖污水全部流入了大运河及其支流,一个黑鱼村,一年能排出四个‘黑西湖’。”余杭区治水办专职副主任邱永年说,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千亩荷塘月色产业园”项目应运而生。
2016年3月,运河街道千亩荷塘全部种上了莲藕,“黑鱼时代”正式终结。
“种植莲藕,老百姓的收入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运河街道副调研员谢文东告诉记者。
“现在,养殖户们主要卖藕带。一亩荷塘产藕带约1000公斤,每公斤卖8元钱,这样就是8000元,以前黑鱼养殖平均一亩的收入是6000左右元。”承包了200多亩荷塘的九莲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仲毅介绍说。
此外,莲藕还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就是“吃”淤泥,当地曾邀请专业机构对淤泥的重金属等污染物进行了检测,通过养分分析,挑选出无污染、营养价值高的淤泥用于莲藕种植。一举两得。
如今,“千亩荷塘”已经种到了三千亩,余杭多了一处“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美景,与之相连的运河水质也稳定在四类水。
据悉,接下来这片“千亩荷塘”将与大运河、余杭水乡文化相结合,融入乡村旅游元素,打造乡村旅游,“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在余杭得到生动实践。
小河清清大河净
上塘河保障桥,是市控劣V类断面。上塘河治水的压力不小。
“小河清清大河净”。上塘河要剿劣,支流的污染源必须掐断。南星社区的小微水体成了一大的治理难点。
星桥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钱列斌说,“南星社区居住的外地人口有1万多,是本地人口的10倍。餐饮污水、生活污水都排入河道。最后汇入上塘河。”
但在南星社区的房子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彻底实施截污纳管,条件是不具备的。
南星社区现有的房子在2014年做过鉴定,有一半是危房。南星社区党委书记蒋洪明说,“老百姓也都盼着拆。”
“以拆代截是最根本的方法。”今年2月份,南星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式启动。目前321户居民已全部签约腾房。
拍摄的前夕,下过一场大暴雨,上塘河检测水质是Ⅳ类水
上塘河最近一次的水质检测是Ⅳ类水。除了河道清淤之外,在甲鱼塘里种植艾草、伊乐藻等湿地植物等生态治理手段,也是此番治水的一大功臣。
治水“期中成绩单”
有着大运河流域,苕溪流域,上塘河流域的余杭,拥有着丰富水资源,有983条大小河道贯穿其中,相应的治水任务也尤为艰巨。
千亩荷塘和上塘河治理只是余杭五水共治各项创新探索的一个缩影。
细涓汇流,成河成海,治水亦是如此。三年多的精心治水,外加半年的强力攻坚,如今,剿劣进入年中节点,余杭晒出亮眼“期中成绩单”。
临平街道以拆代截治源头,关闭温室甲鱼养殖棚,对生活污水进行治理,提升改造老城区的地下雨污管网。
东湖街道则全面开展河道沿线及上游支流污染源的细致排查,采用截污纳管和分散式处置确废水不入河道,围绕重点污染源,制定一河一策,实施治理。
良渚街道的新港村引进高性价比的水循环系统,自动过滤池塘污水,将“死水”变“活水”,方便居民循环使用。
……
截至目前,断面水质都已稳定达到V类水以上,完成断面剿劣的目标任务。
另外,一河一策、网格化联动管理机制等等,同余杭区的快速发展相匹配,余杭区创新的治水方法也在不断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