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职称改革释放人才红利
发布时间:2017-03-09 15:58:06 Thu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杭州网讯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侯平智自2000年从企业工程师转型成教师以来,主持或参与横向项目20几项,合同总额6000余万元,尤其在科研成果转化、教学改革及社会服务方面成果显著……然而,这么多年来,因为一条理由——论文数量不够,他的职称一直在原地踏步。

开学初,侯平智终于顺利通过了杭电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成为一名“社会服务与推广型教授”。而他的转“正”,不是因为“论文发表多了”,而是该校改革完善职称评聘制度的结果。

2014年,省人力社保厅和教育厅出台规定,明确浙江高校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自主权下放,实行自定标准、自主评聘、自主发证。随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着手研究相关制度,改革评聘方式,对教授专业技术职务实行分类评审,分为教学研究并重型、科研为主型、教学为主型、社会服务与推广型、教学科研(国防军工)型。

渐渐地,人才红利因改革而释放。

42岁的计算机学院教师刘春英,就是该校自主评聘后的首位教学为主型教授。10多年前,29岁的刘春英刚留校工作两年就执教刚成立不久的ACM竞赛集训队。这些年,刘春英把全部心思投入其中。“金牌教头”的名气备受学生追捧和同行认可。他带的学生曾4次闯入有着“计算机领域奥林匹克竞赛”之称的ACM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的全球总决赛,创造了杭电ACM竞赛的无数个第一。

“过去,在评审中,有一部分教师承担了较多的教学任务,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兼顾好科研工作,由于未突出分类评聘,按照同一标准,这部分教师难以脱颖而出。”该校人事处副处长王海南说,2014年省教育厅出台规定,明确我省高校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自定标准、自主评聘、自主发证后,学校立即着手研究相关制度,加大支持力度,改革评聘规定。

比如对“教学为主型教授”,其评聘依据主要参照教学质量、教材编写、教学成果、教改教研论文等与教学工作紧密相关的指标。“对教师的评价不再唯论文,而是倡导潜心教学,只要教师教得好,同样可以评上教授。” 王海南说。

因此,尽管“核心期刊论文”和“省部级教改项目”没有达到规定指标,但刘春英还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参评了教学为主型教授的评聘。这一次,他凭借着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学科竞赛一等奖3次(排名第一)、教学能力突出等一系列条件,顺利实现了“教授梦”。

1977年出生的年轻讲师石小燕刚刚顺利通过了评审,晋升副教授。在杭电,她的业务成绩可谓突出:省第八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特等奖、全国高校(本科)微课教学比赛浙江省赛区一等奖、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浙江赛区一等奖……“我们希望引导那些有勤勉教学态度和过硬教学能力的教师更多地去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思考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该校人事处处长邵根富说,高校鼓励教师全面发展,但也要为某一方面有突出贡献、做出优秀成果的老师,提供专业技术职务上升的通道。

职称改革透露出的 “术业有专攻”,让许多教师坚定了往专业化方向发展的信心。今年和侯平智一道被评为社会服务与推广型研究员的丁强就是其中之一。同样是从企业进入大学,任职以来,丁强作为主要人员参加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实验室团队建设的工作达6项,授权发明专利7项,其中1项实现转让投产,至今创利税千万元,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他积极投身社会技术咨询和研发攻关工作,为合作企业获得国家级省级实验室和研发中心资质3项和1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虽然在科研和论文上松了口子,但该校仍然确保整个评聘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并在职称评审中增加了对师德师风的考核,对违背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规范的教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不予评聘。

对于通过评审的这些教师,许多师生都认为是实至名归。他们纷纷说,“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其背后的付出是巨大的,因为把课讲好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琢磨和提升”“侯智平老师服务社会的项目很接‘地气’,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这样的研究是实实在在的,对青年教师也是一种引领”“新教师一进入高校就备感压力,教学科研样样不能落下,能成为多面手固然很好,但还是觉得被绑住了手脚。这样的改革,让我们有更多机会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作者:首席记者 徐文杰 通讯员 叶璟  编辑:徐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侯平智自2000年从企业工程师转型成教师以来,主持或参与横向项目20几项,合同总额6000余万元,尤其在科研成果转化、教学改革及社会服务方面成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