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指津·非遗谭”大运河非遗讲坛第四季第8期《无界泛舟》将在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举办。本次讲坛由拱墅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浙江省非遗文献馆、杭州市拱墅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
此次讲坛将由陈炜老师与大家分享非遗故事。
陈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副院长。
作为一名老师、设计师、策展人,陈炜喜欢朋友们亲切叫他“阿炜哥”。
1997年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陈炜一直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工作,手绘是基本功。“已经成了每日习惯,不画一会儿都难受。”他经常脑洞大开画点创意小画分享在朋友圈。
2013年,因为工作项目的原因,他偶然接触到了“牛腿”——中国明清建筑中的梁托构件,画下了第一幅临摹。
陈炜的画作并非完全传统的白描,画境日益甄熟的他,笔下的线条是流动的,更像是一种与“牛腿”的对话,而非单纯的物件描摹。他的牛腿墙绘和小片段式的纸上画作,同样震撼精美、线条繁复、气势惊人。
一开始,他只是把它当做设计的元素,用在自己的设计上。但是渐渐的,“牛腿”仿佛有着一种魔力,当陈炜不断地临摹下牛腿线体的时候,一个念头一再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那些古人工匠,他们在牛腿上呈现的艺术形式,是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作为一种建筑功能的构件,牛腿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我感觉到它的文化的功能还在继续。”陈炜说,“当我们在看待传统事物的时候,它其实是和我们当下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每个人都可以与传统进行对话,而立足点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
于是,陈炜开始摸索着,在自己生活周遭中的各种载体上,用自己的方式和力量,与“牛腿”建立起新的连接。
其实,作为一名老师,陈炜早在思考:“我们的新生一代也非常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只是他们不知道路径在哪里。应该有一种平等互动的方式,来激发些年轻人来了解传统。”
他在良渚文化艺术中心的一次展览上,将牛腿画T恤摆成兵马俑的阵势,一位越剧伶人在垂满牛腿画的空间起舞;他把“牛腿”画在衣服、鞋帽、箱包在日常生活中可见之物之上,让年轻人们大呼“潮牌”……
传统牛腿在陈炜笔下或萌或乖,或动或静,根据周围场景变幻着独特的人设。其复古与前卫、繁复与留白、“密中再密”的创作方式,很快成为众多艺术品中的焦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心传统,再续传统,加入创作国潮的行列中来。他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传统绘画,认为“传统即是未来的现在”,使得“传统”艺术在他身上,和“未来”一样崭新。
“传统就是一种‘过去’吗?我的理解是,传统是未来的现在。用更年轻、更当代的语言,让传统走近人们的生活。人们能够重新感受到,传统文化原来和他之间的关联度是多么紧密。”陈炜说,“牛腿曾经在堂屋之上注视着世人的生活,它现在也可以陪伴着我们的生活。”
支撑“牛腿”的始终是文化,而文化无界。本期讲座,陈炜将从自己与“牛腿”的故事中,讲述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跨界的艺术创作和策划,感受非遗的美与当下生活的融合。
讲座时间:2024年9月26日下午14:30
讲座地点: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报告厅
本场活动将在杭州网进行线上同步直播,欢迎大家在9月26日下午14:30观看直播。
扫码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