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罕见!男子心脏长右边,还“小鹿乱撞”……医生“反手”做手术
发布时间:2022-04-08 20:35:44 Fri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在电影《007之诺博士》中,男主被子弹击中左胸膛,却意外生还,原来因为男主的心脏长在右边。增加“镜面人”元素,无疑给作品增加了主角光环,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镜面人”,一旦生病,可能就会给救治带来困难。

长错位置的心脏出问题了

家住杭州市富阳区的吴先生,今年快60岁了,身体一向不错。但是,从小他就知道,自己的身体里揣着个大秘密。年轻时的一次体检让他偶然发现自己竟然是“镜面人”,全身所有脏器,心肝脾肺肾的位置与正常人恰恰相反,这可是医学上百万分之一的事情!

对吴先生来说,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困扰,因为只是内脏位置错位,但相互间关系并没有改变,所以各脏器的生理功能正常,吴先生安然无恙的过了大半辈子。

一个月前,吴先生发现自己身体有些不对劲,每次活动后,就觉得自己“心慌”,稍微动一下,就“小鹿乱撞”,时刻感觉心脏要跳到嗓子眼。这“心动”的感觉,影响到了他的日常生活。为了明确病因,吴先生找到了下沉至富阳二院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钟益刚副主任医师。

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吴先生“心慌”的元凶找到了——“阵发性心房颤动”。

经过一系列仔细评估后,钟益刚建议他行房颤导管消融术。这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手段,可减轻房颤症状及中风风险,吴先生也同意了钟主任的建议,决定接受这次“挑战”。

脑筋不断急转弯 

经钟医生安排,吴先生被转诊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一医院心内科许轶洲主任医师所带领的医疗组收治了他。

经过详细讨论和周密计划,团队确定了吴先生的治疗策略和方案。但摆在医生面前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给“镜面人”做房颤导管消融!

术前,许轶洲主任团队仔细研究了吴先生的心脏CT三维影像。手术的难点在于患者为镜像右位心,这意味着所有操作都要与常规心脏操作相反,这对术者的逆向思维、精准导管操作水平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为“镜面人”做消融术,这对许主任来说也是人生头一回。术前,她反复参照三维影像推演了好几遍,毕竟镜面人的内脏器官长什么样子,她也从来没有亲眼见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手术日很快到来。许轶洲主任带领手术团队屏气凝神。由于一切都是相反的,操作医生的站位、习惯等都要跟着反着的内脏一起转。首先,利用“可调弯标测导管”这只灵活的“小触手”,实现多角度扭转,快速完成右房建模。之后,在三维心腔内超声导管(ICE)指导下顺利完成左房建模,在明确左右心房关系后,在X线结合ICE精准指导下行房间隔穿刺……成功!  

接着,团队用高密度标测导管进一步完善左房肺静脉模型并同步行基质标测,最终顺利完成环肺静脉隔离。整个过程大家屏气凝神,一气呵成。手术结束后,大家都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房颤悄然无息 65岁以上老人每年至少检查一次

许主任指出,心房颤动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通俗地来讲,房颤就是心脏的跳动不太规律了。长时间的房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病、心力衰竭等。而房颤最大的危害是脑卒中这一致残、致死性并发症。房颤导管消融术目前已成为阵发性房颤或持续性房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

许主任最后提醒到,房颤的症状因人而异,常见的症状有心慌、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等。但更多的人房颤发作时并无症状,这个隐形杀手往往在患者出现脑卒中、脏器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时才被后知后觉。

房颤的发病和年龄程正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因此,许主任建议,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测,一旦检测到房颤,尽早到心内科门诊就诊。

作者:记者 杨威 通讯员 李煦  编辑: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