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保苍,河北唐山人,1954年4月出生,1969年10月参军入伍,1979年4月参加公安工作,党龄46年,历任定海县公安局民警、定海交通警察大队岗亭中队中队长、定海交警大队副大队长等职。
多年以后,李惠芬站在商场收银台背面,为一位气宇轩昂的老者结账时,恍然想起母亲骑着26吋“永久”牌自行车载她去学校的那个遥远的早晨。“咦,侬不是那个岗亭上的交警么?”
上世纪70年代末,舟山城关镇内最繁华的地方,莫过于定海解放路与人民路的交叉路段。每天清晨5点多,村民小贩肩挑手扛,从乡野间赶过来,把刚从地里收上来的蔬菜瓜果铺到马路当中,吆喝叫卖。天很快亮起来,十字路口陆续出现自行车、三轮车、手拉车、手扶拖拉机,偶尔,还有一两辆公家单位的汽车经过。
那时,海岛没有红绿灯。25岁的交警杜保苍和同事6点半不到就提前到岗了,他们先劝阻占道的商贩们回到人行道上去,接着,把靠在路边的圆形指挥台滚到十字路口放好。其他同事到街上步巡,提示随处停车的司机立即驶离。杜保苍则站上半米高的岗亭,“眼观六路”地指挥交通。
挺拔的身姿,上白下蓝的公安制服,有节律挥舞的白手套,右手让一根红白相间的指挥棒“发号施令”,整个街区神奇地井然有序起来。在学生李惠芬眼里,一直“在路上”的杜保苍分明就是银幕上狄龙那般阳刚俊朗的英雄形象,成为她学生时代记忆中的“标记性存在”。
1979年4月,定海、普陀两县公安局建立交通中队,配备交通警察10名,负责县城交通管理。身为舟山第一代交警,杜保苍就像无数个李惠芬看到的那样,“在路上”站岗亭,“在路上”车步巡,“在路上”处理交通事故……“在路上”是他的工作方式,甚至就是他的“存在”方式。
1986年2月,海峡轮渡开通,人员流量剧增,机动车数量增加到7115辆,比1982年增长2.8倍,非机动车数量也成倍增长。这一年,新辟客运线路10条、16个班次、25辆客车,每天有近百辆客、货车往返于舟山与大陆之间,人车混行,情况复杂,给交通管理带来很大压力。仍然“在路上”的杜保苍和同事们从未停止过交通疏导创新:根据“交通分流、各行其道”的原则,在市区和各县府所在地城镇设置钢管水泥路墩,划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标化人行横道线,繁华路口设置钢管隔离设施……如李惠芬所见,只要杜保苍他们“在路上”,交通通畅就有保障。
1986年10月,全区道路交通管理统一由公安机关负责,年底,杜保苍跟着定海交警中队领导到浙江各地取经,见证了交警实行合同聘任制的始末。很快,20位新同事经过培训到岗,与此同时,定海东门、西门和中心岗亭均新建了红绿灯。
1987年,元旦。李惠芬新奇地发现,东门路口竖起水泥电线杆,固定横梁上挂出的红黄绿三盏灯启用了,边上还立着一座四面半透明的圆形岗亭。这时,杜保苍的“在路上”增添了一种新方式,就是有时会坐在岗亭里,通过控制台指挥仪,手动设置红绿灯转换时间。早晚高峰时期,人流密集路口,杜保苍还会发动志愿者拿着小红旗,辅助交警教育管理。
1987年10月,舟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建立,定海观音桥等地增加了悬臂式交通指挥台。2000年后,岗亭被撤除,成为李惠芬等几代人的回忆。不久,程控式智能红绿灯亮相,后又跟公安指挥中心连网,不断迭代升级。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如今,舟山公安交警部门把大数据服务融入交通管理,以智慧交管引领平安交通、和谐交通,自主完成被国内顶级专家点赞的海天大道“绿波带”等设计。
“都是不得了的变化!”今年67岁的杜保苍为战友们竖起大拇指。深有同感的,还有位年纪相仿的老人——市民李海东。老李师傅也“认识”杜保苍,“年轻那会儿,开手扶拖拉机拉货,常看他在岗亭上,黑烟‘突突突’的不知多少回打到他脸上,也没见他说过啥。就是有次,为了图快,改装了齿轮,被他给拦下来过。”
老李师傅一辈子没离开过城关镇,他和杜保苍一样,看着砂石路变成坑洼的水泥路,又变成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当年路边种的碗口粗细的梧桐和香樟树苗,也早已变成需要至少一人围抱的参天大树。
1994年,李海东跑起出租车,杜保苍已经担任定海交警大队副大队长,他没有选择坐在办公室,依然和交警同事们一起“在路上”。“他们常年在路上很辛苦,我有时驶过他身边时,会主动跟他打个招呼。”李海东说。
2013年11月的一天早晨,开着私家车的李海东经过弘生大道,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人流中,一眼看到杜保苍一头花发,依旧身板笔直,一丝不苟地疏导交通,他的身旁站着一位年轻交警。冬日的阳光播洒下来,警帽上的盾牌熠熠生辉。李海东没有想到,这是杜保苍退休前“在路上”的最后几个月,随后,他身边的年轻交警为了李海东们的安全通畅,将会毅然接续杜保苍的“这些年”,接续他的“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