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再次入选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今天(3月9日),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今年杭州市将完成200个小区的综合改造提升。
市建委表示,将在综合改一次、补足配套功能、强化居民主体、推动长效治理基础上,融入未来社区、连片改造理念,推动片区资源统筹配置、多元主体参与改造,努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民心工程。
余杭区五常街道油田小区改造后
目前,老旧小区改造存在三大难点:在狭窄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补足公共服务配套功能;激发居民主体作用,满足不同阶段居民改造需求;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热情不高。“未来,将探索连片改造、存量资源整合、融合未来社区场景等模式,深入统筹老旧小区改造区域空间和资源整合,实现周边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公共资源的共建共享,破解老旧小区改造瓶颈。”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江干区农科院社区改造后
关键词:连片改造、资源共享
临安区南苑小区的改造经验成为全区旧改的香饽饽,引得邻近街道的居民纷纷提出要求改造。
对此,隔壁的锦城街道接过“接力棒”,与南苑小区相邻的三个街区全部纳入改造。
“一号街区”着眼于畅通交通微循环,构建急救、消防通道,打造可根据需要和居民意愿实施封闭式管理的“微小区”;“二号街区”着重治理逢雨必涝的民生关切点;“三号街区”着重解决水杉路“三通”问题,使老街区敞亮起来,焕发商业活力。
锦城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连片改造有利于统一规划设计、分步分项实施,一体化解决问题。2020年他们将旧改资金多数用于地下管线施工,如自来水管更新、雨污水管网更新、强弱电入地、俞家弄治涝、天然气改造、入户电力扩容等等。
集中连片改造更有利于空间资源整合和配套功能设置,比方在治乱、治危和征迁拆违上,三个街区统一政策,通过“拆整+微改造”,序化、美化、洁化老街区的“脏乱差”。
关键词:存量整合,补足功能
位于拱墅区的杭钢北苑社区,房屋建于上世纪60-90年代,占地面积12.8万平方米,有84幢房屋建筑,住着2324户,是个典型的单位楼房,房子老旧,公共空间狭小,基本的公共设施缺乏,还存在不少违章建筑。
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存量整合,满足住户公共活动需求成了改造的重中之重。
自2019年下半年启动改造以来,累计拆除杭钢北苑2-81幢住宅一楼违章建筑109处,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腾出来的空间变成了全龄化儿童乐园。
原29幢两层停车棚已拆除,新建改造两层社区公共用房,一层为停车棚和弱电机房,二层为老年活动室。
把浴室前的车棚改造为一层为非机动车停车库二层为文化艺术长廊,面积约200平方,增设社区阳光老人家、居民公共休息空间、儿童活动场所、社区托幼、社区便民服务。
杭钢北苑私搭乱建改造前后
此外,优化整合提升,把原1000平方米的杭钢浴室改造成便民服务综合体,设有阳光老人家、文化家园、党群服务中心等;还设有6个口袋公园。
杭钢北苑作为盘活存量资源,完善社区配套服务功能改造方式的代表,也成为杭州其他老旧小区改造的样本。但存量空间实在有限的情况下又该怎么办?
杭州的探索是鼓励盘活国有存量房屋用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先后出台《老旧小区综合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级存量房屋提供用于老旧小区配套服务的指导意见》,优先将老旧小区内或周边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存量房屋用于老旧小区配套服务,着力提升老旧小区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小区功能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截至2020年底,杭州市已盘活省、市、区三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存量房屋86处,约2.78万平方米,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增设各类服务设施。
目前已配置养老服务配套用房33处、8362平方米,邻里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53处、19466平方米,并将此纳入居住区级公共空间及配套设施规划。
位于下城区环北新村社区,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协调下,省文化厅下属原招待所辅助用房已改造为邻里中心(包括儿童活动区、文化活动室等)使用。
市民政局和市场监管局分别将太平巷15号1400余平米和南瓦坊3幢6单元近280平方的存量房屋,提供给上城区紫阳街道新工社区,打造成了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据悉,今年杭州将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管理和运营。
关键词:立足未来、融合场景
余杭区梅堰小区以未来社区建设为契机,通过保留小区水塔、老树、五瓣梅等记忆元素,打造社区文化体验空间,同时制定邻里积分机制,为小区居民提供“服务换积分、积分换服务”平台,打造邻里互助共同体。
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项目实施过程中,改造方式从原先拆违、修补、整治为主,转为以综合改造为重点的有机更新,探索在有条件的老旧小区按未来社区建设模式改造,在改造中构建未来邻里、建筑、交通、能源、物业和治理等场景,健全老旧小区配套服务,打造“15分钟”居家生活服务圈。
这些都是未来社区九大场景之一——未来邻里场景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生动展现。“在旧改中,注重营造小区特色文化,通过挖掘小区的发展历史、地域特点、特色建筑、文化共识等元素,为公共空间确定文化艺术,形成贯穿小区的设计语言,塑造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增加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余杭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余杭区在旧改中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营造健康生活氛围,一个个未来健康场景,呼之欲出。
值得一提是,今年市建委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推进老旧小区“需改尽改”。目前正在制定符合我市城市特点的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意见。
市建管中心负责人介绍道,“今年我们还将统筹抓好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指导督促参建各方落实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主体责任,强化施工质量管理,提升项目设计标准和建设品质。结合国家和省级文件精神,不断探索创新,以保障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科学、规范、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