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拱墅探索小区治理难题新路径,“三方协同”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21-01-29 18:47:26 Fri  来源:杭州网

居民小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小单元,是市域治理的最后落点,也是社会治理的基石基础。拱墅区有99个社区、360余个住宅小区,小区类型多样,包括商品房、老旧、撤村建居回迁、廉租房公租房、商业楼宇及混合型等等多种类型,如何提升小区治理水平,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拱墅一直“在路上”。下面跟着记者,一起去看看基层治理的“拱墅经验”。

拱墅区对基层治理体系进行重塑性改革,大力推动治理重心从社区下沉到小区,发展形成“‘三方办’实体化运作、小区党组织领导统筹、小区专员常驻牵头、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小区微治理模式,真正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百米”。

坚持实体化数字化运作

构建统一高效的小区治理体系

一是优化专班运转机制,建立全省首个“三方办”。拱墅区从破解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矛盾易发多发的难题入手,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三方协同治理办公室(简称“三方办”)。“三方办”采取实体化运作,从组织、民政、住建、综治等部门抽调13名干部专职负责,建立联席会议等制度,将三方协同工作纳入区综合考评,保障有权有作为,解决了物业矛盾“多头管”“无人管”问题。同时,组建全区业委会联谊会、物业协会。各级三方办成立后,迅速成为小区物业矛盾调解的主体力量,被群众称为业委会的“娘家”、物业公司的“娘舅”。

二是践行“最多跑一地”理念,打造三方治理综合体。拱墅区腾出600多平方米办公场地,实现区“三方办”、业委会联谊会、物业行业协会集中办公,引导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入驻,统筹建设区物业纠纷调解中心、区业委会公共服务站,成为融党建服务、交流培训、第三方服务、专业调解、信访接待等功能为一体的工作阵地和对外窗口。

三是坚持数字赋能治理,研发数字化治理平台。拱墅区积极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完善住宅小区数字化基础设施,推进“城市眼·云共治”等城市大脑治理场景向小区拓展。同时,建立“区三方协同治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区、街道、社区和小区三方工作信息互联互通,并纳接职能部门数据,形成以小区为单元的基层治理大数据支撑平台。

建强小区党组织

推动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

小区治理的方方面面

一是建强小区支部。拱墅区推动党的基层组织网络向小区延伸,在所有小区全部建立党组织,选优配强班子成员,专项安排小区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正常运作。目前,全区共单独建立353个小区党组织。

二是组建“红色业委会”。拱墅区制定实施小区业委会(自管会)应建尽建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动员党员业主竞选任职业委会,积极推荐业委会候选人,严格把关审核候选人资格,党组织与业委会“双向培养、交叉任职”。

三是有效统筹小区各方力量。小区党组织负责统筹管理小区内退管、楼道、业委会、物业等功能性党支部,统筹管理在册、在职、流动等类型党员,统筹管理网格力量,统筹协调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统筹整合下沉小区的党建共建和群团组织力量。

创设小区专员制度

增强社区干部与业主粘合度

一是实施“一小区一专员”。选派在职社工下沉小区担任专员,并在小区设立固定办公点,统一标识、挂出牌子、亮出身份、公开联系方式,直接面向小区居民开展工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找得到居委会。

二是明确专职专责。小区专员代表社区牵头负责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工作,统筹落实好所驻小区的党群、民情联系、三方协同、信息采集、矛盾调处等工作。小区专员主要工作精力都在小区,日常最重要的工作是走访居民群众,确保不仅能找得到,而且能办成事。

三是落实赋权增能。编制《党组织领导三方协同小区微治理工作指导手册》,举行小区专员技能比武大赛,不断提升小区专员工作能力。明确社工提拔必须要有小区专员经历,评先评优向小区专员倾斜,实现小区专员招得来、沉得下、待得住。

构建多元参与机制

凝聚形成小区治理最大合力

一是健全小区民主协商机制,增强生活共同体意识。拱墅区探索“我要来协商”实践形式,由小区专员会同小区党组织牵头,整合小区党组织会议、小区三方联席会议、业委会(自管会)例会等,以“小区议事亭”“康康大家说”“小区协商铃”等形式,组织开展议事协商,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提高小区居民参与度、获得感。

二是健全吹哨报到机制,推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拱墅区实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社区组织、小区集合”,充分下放权限给小区,使小区专员和党组织可以直接统筹整合党建共建、群团组织力量和各类部门资源,直接对接职能部门和街道职能科室,破解基层治理“碎片化”问题,有效解决社区“看不见”“管不住”和职能部门“管得着”“看不见”的问题。

三是创设专项资金机制,激发社会力量共建共享。设立小区微治理专项资金,区层面每年投入200万元以上,街道实行1:1匹配,作为用于小区民生微实事、睦邻活动的引导资金。按项目化方式运作,面向小区党组织、业委会公开征求项目,带动小区公共经营性收益、居民众筹等资金共同投入。目前,首批84个小区改造工程项目和271个睦邻活动项目已全面启动实施,财政补助经费273万元,带动业委会经营性收益、居民筹资和社会资本投入920余万元,真正实现“小资金”撬动“大投入”、用“小项目”解决“大问题”,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活力。

作者:记者 徐可  编辑:徐洁
拱墅区对基层治理体系进行重塑性改革,大力推动治理重心从社区下沉到小区,发展形成“‘三方办’实体化运作、小区党组织领导统筹、小区专员常驻牵头、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小区微治理模式,真正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