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这几天,家住江干蓝天社区退役军人马义祖老人和他的老伴都很忙,忙着参加在社区组织的智能手机使用教学课程。马老说:“从前当兵的时候,训练、打仗、出任务,日子过地很单一,业余生活只有唱唱歌、看看书。现在年纪大了,时代也变了,手机、电脑都流行起来了,我退伍了但不能落伍,啥都要学一点,社区的这个学习班只要有空我们两老都会参加。”
从“能武”到“能舞”,最爱学习新鲜事物
马义祖老人今年86岁,1946年6月入伍,195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抗美援朝等战斗,荣立三等功2次,荣获军功章、解放奖章、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章。这样一个“硬汉”,退休后,在音乐教师妻子的熏陶下,开始迷上了舞蹈。
这些年来,他俩参加过数十期各种舞蹈的训练班,几乎学遍了所有摩登舞和拉丁舞的舞种,从“能武”到“能舞”,马义祖老人身上出现了“反差萌”。“有的动作记不住,我们就用摄像机记录下来,回家反复学习,水平提高很明显。”
马义祖夫妇还有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旅游。学会跳舞后,每到景点夫妻俩就忍不住想跳一段,别人是拍照留念,他俩却是跳舞留念。老两口几乎把国内的美景都跑遍了,也把美景都“跳”遍了。在河边、在广场,一切景点都是他们的舞台,陌生游客就是他们忠实的观众。马义祖说,最让他记忆犹新的是两人银婚纪念那一年,“在孤山游园会上,我穿着燕尾服,老伴穿着礼服,翩翩起舞间,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从“有情”到“有趣”,离休生活也能多姿多彩
“以前当兵,那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大家每天都在一起,感情很深。”回忆军旅生活,马义祖用“有情”两个来形容。
“退役以后,大家还会聚聚,离休后,大家年纪大了,聚的时间越来越少,聚的人也越来越少。”马老说道。但是他表示,他和老伴的心态都很好,喜欢接触年轻人,喜欢学习新鲜事物,离休生活照样多姿多彩,他用“有趣”两个字形容他的离休生活。
7月16日,闸弄口街道正式投入使用了原居安养中心,这里的“三馆六中心”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为退役军人提供了贴心的居家养老服务。疫情之后,大家也不敢多往外跑,家门口的居家养老中心成为了马义祖夫妇常报到的地方。
特别是占地面积达517㎡的怡趣馆,马义祖说自己可以待上一天。这里是街道整合利用原有蓝天社区文体活动的场地,重点打造的“文化娱乐中心”。里面包含了阅览书画、棋牌娱乐、乒乓球台球等各种功能,馆内许多国画作品都是出自社区退役军人之手。还有各式各样的学习课程,满足老人们对学习、活动等服务的需求。马义祖说:“通过智能手机课程学习,很多老人都已经能操作拍照、微信等简单的功能了,大家一起学习,又像回到了部队里一样。”
以数字化赋能原居安养服务
除了怡趣馆,闸弄口街道原居安养中心还有一个占地面积581㎡怡养馆,以及占地面积895㎡的怡心馆,加入了数字化功能,打造街道级的“医养照料中心”“智能服务中心”。如怡养馆里的健康小屋,配备了智能电视、微医通,通过互联网平台可实现语音控制搜索节目以及在线寻医问诊;康复训练室,根据医养结合,分为理疗康复和器械运动康复两个部分,可通过康复师现场指导、护理或线上视频实时教学指导;助浴间,配备了一台助浴一体机,为全失能老人提供全程无障碍助浴服务。
“对于托养的老人,中心建立了电子托管照料档案,不仅老人进行健康监测记录,还记录了其行为变化,并加以专业的心理分析,帮助老人认识自我,发掘潜能,为有心理疏导需求的老人提供服务。”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闸弄口街道蓝天社区书记孙蕾说。
据闸弄口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爱军介绍,闸弄口街道原居安养中心,是根据军民融合和浙江省省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要求,由驻地部队和闸弄口街道办事处联合打造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通过构建部队、街道、家庭三位一体服务平台,为不同家庭不同需求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目前,中心处于试运行阶段,将推出公益大学特色课程、托养试运营、上门健康管理等系列服务,让更多老人体验到家门口的贴心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