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木能言 石有情 走进工艺美术大师 聆听创作心路
发布时间:2017-11-24 15:33:48 Fri  来源:杭州网

好的创作者,不仅要穷尽几十年钻研技法,还要跟着时代的审美变化,琢磨创作和受众之间的纽带建立,要做到这一点,一些人依靠坚定的一丝不苟;一些人仰赖源源不绝的新鲜创意,有幸的是,我们得以亲耳聆听。

工艺美术在杭州有太多的记忆值得镌刻,有太多的故事值得诉说,今天开始,我们一起见证【工艺美术 杭州记忆】。

与此同时,我们将邀请对工艺美术有独特鉴赏的您,莅临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与知名大师亲身交流,探讨手工艺精湛技法,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静享非遗暖心之旅。

活动信息请戳文末。

源于生活的创作大师

精益求进的工艺传承者

走进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郑胜宁大师的工作室四四方方,一些成品展柜,将空间隔成了两个部分,展柜中,有跃然于大地上的羚羊、不怒自威的关公,也有生态豁达的老者。靠近窗台的一边,郑老师从桌上数十把刻刀中熟稔地拿起一把,在一尊黄杨木雕的细节处轻轻修饰:这是一座少数民族的母子图,身着傣族头饰的妇女左手环抱婴儿,神态恬然,小孩儿的手从母亲的肩膀抱过,轻轻搭在背上,孩童纤细的手指光洁温润,栩栩如生。

暖色调的台灯下,大师将作品轻轻放下,和我们讲起了跨越半个世纪的那些创作故事。

36行人生百态

从生活中观察 用笔刀记录

“郑老师最近在创作什么作品?”郑胜宁告诉记者,过去的五年间,一套“36行”的雕刻作品,是他的心血所在。

何为“36行?”郑胜宁笑了:唐朝就有记载,一耕二读三打铁,四五航船磨豆腐, 六木七竹八雕花, 九纺十织织布郎, 这些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在郑胜宁的努力下,以黄杨木雕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开头两年,每年推出8个,后两年,每年推出10个。”

为什么选择难度更大的现实题材?郑胜宁坦言: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郑老师的的木雕生涯开始于1958年,一开始的创作,都是传统的风格为主,八仙、寿星,这些曾经雕刻得很多,如今生活题材的记录,不仅是为了反应现在的生活,也是为了记录那些正在消失的,解放后阶段的老行当。

 

郑胜宁说:这些行当中的每一行,看似平常,但是文化要求都很高,作为记录者,不能凭空想象,必须对这些行当有实实在在的了解才能动手创作。大到服装、帽子等物件,小到表情的年龄刻画都要有现实基础,需要生活体验。年逾七十的郑老师,说起向现实“取经”的过程,仍然兴奋地像一个谦虚的学生。

“磨药工,原先的理解是用手来磨药,我去了胡庆余堂的中药博物馆,花了十块钱,看了,才知道磨药原来是要用脚的,整个人是坐着的,我觉得这个题材特别生动。所以在雕刻上,我就展现了一个非常休闲的状态,人物边上,还加了一只懒猫,行家看了,说这个味道很好。”

“还有神仙指路的倒茶动作,我不了解,于是去了太极茶楼,老板问,你付了钱不喝茶,你做啥?我表明了来意,老板欣然答应,让一个小工示范。小工穿着唐衫,我看他一个箭步,茶嘴从肩后溜下来,动作非常漂亮,我把他的动作,前后几面都拍成照片,洗出来,再做艺术加工,一些服装的细节,要取舍,一些动作的幅度,要夸张,这样一来,人物形象就很生动了。”

大师说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有滋有味,为了一个耕地老牛的题材,郑胜宁特意回了一趟自己温州老家,可是到了之后发现,当地耕地都实行机械化了,怎么办?

郑胜宁找到了一位老农,让他用自家的工具,展示了一次犁地的动作,这才放心地开始创作临摹。

创作,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并且坚持一辈子

郑胜宁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1958年考入乐清黄杨木雕厂,1965年经单位选送浙江省首届工艺美术三雕研究班,1972年调入杭州市工作。连续十二届参加杭州西湖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作品在全国和省级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屡获大奖。

在名人肖像、当代生活、历史题材、根艺雕刻及室内外雕塑艺术领域,郑胜宁均体现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扎实的造型功力。

画笔写意,用刀传神,17岁入行的少年,如今虽已是耄耋老人,仍然精神矍铄,创作不辍。“我就是喜欢自己动手,很多事情,看得多了,不动手,没用,一直创作着,心里踏实。”

言传身教,老底子工艺的传承,最可贵的就是用心坚持,这一点,在大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郑老坦言:现在有很多青年人都融入了石雕工艺,其实最重要的是用心做精细,把这个行业做好,自己动手创作完成一件作品是很开心的事情,一旦深入进去,坚持做就能发现它其中的乐趣。

认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何尝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呢?

作者:首席记者 徐文杰 王川 见习记者 沈雁容  编辑:徐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