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创作者,不仅要穷尽几十年钻研技法,还要跟着时代的审美变化,琢磨创作和受众之间的纽带建立,要做到这一点,一些人依靠坚定的一丝不苟;一些人仰赖源源不绝的新鲜创意,有幸的是,我们得以亲耳聆听。
工艺美术在杭州有太多的记忆值得镌刻,有太多的故事值得诉说,今天开始,我们一起见证【工艺美术 杭州记忆】。
与此同时,我们将邀请对工艺美术有独特鉴赏的您,莅临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与知名大师亲身交流,探讨手工艺精湛技法,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静享非遗暖心之旅。
活动信息请戳文末。
源于生活的创作大师
精益求进的工艺传承者
走进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郑胜宁大师的工作室四四方方,一些成品展柜,将空间隔成了两个部分,展柜中,有跃然于大地上的羚羊、不怒自威的关公,也有生态豁达的老者。靠近窗台的一边,郑老师从桌上数十把刻刀中熟稔地拿起一把,在一尊黄杨木雕的细节处轻轻修饰:这是一座少数民族的母子图,身着傣族头饰的妇女左手环抱婴儿,神态恬然,小孩儿的手从母亲的肩膀抱过,轻轻搭在背上,孩童纤细的手指光洁温润,栩栩如生。
暖色调的台灯下,大师将作品轻轻放下,和我们讲起了跨越半个世纪的那些创作故事。
36行人生百态
从生活中观察 用笔刀记录
“郑老师最近在创作什么作品?”郑胜宁告诉记者,过去的五年间,一套“36行”的雕刻作品,是他的心血所在。
何为“36行?”郑胜宁笑了:唐朝就有记载,一耕二读三打铁,四五航船磨豆腐, 六木七竹八雕花, 九纺十织织布郎, 这些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在郑胜宁的努力下,以黄杨木雕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开头两年,每年推出8个,后两年,每年推出10个。”
为什么选择难度更大的现实题材?郑胜宁坦言: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郑老师的的木雕生涯开始于1958年,一开始的创作,都是传统的风格为主,八仙、寿星,这些曾经雕刻得很多,如今生活题材的记录,不仅是为了反应现在的生活,也是为了记录那些正在消失的,解放后阶段的老行当。
郑胜宁说:这些行当中的每一行,看似平常,但是文化要求都很高,作为记录者,不能凭空想象,必须对这些行当有实实在在的了解才能动手创作。大到服装、帽子等物件,小到表情的年龄刻画都要有现实基础,需要生活体验。年逾七十的郑老师,说起向现实“取经”的过程,仍然兴奋地像一个谦虚的学生。
“磨药工,原先的理解是用手来磨药,我去了胡庆余堂的中药博物馆,花了十块钱,看了,才知道磨药原来是要用脚的,整个人是坐着的,我觉得这个题材特别生动。所以在雕刻上,我就展现了一个非常休闲的状态,人物边上,还加了一只懒猫,行家看了,说这个味道很好。”
“还有神仙指路的倒茶动作,我不了解,于是去了太极茶楼,老板问,你付了钱不喝茶,你做啥?我表明了来意,老板欣然答应,让一个小工示范。小工穿着唐衫,我看他一个箭步,茶嘴从肩后溜下来,动作非常漂亮,我把他的动作,前后几面都拍成照片,洗出来,再做艺术加工,一些服装的细节,要取舍,一些动作的幅度,要夸张,这样一来,人物形象就很生动了。”
大师说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有滋有味,为了一个耕地老牛的题材,郑胜宁特意回了一趟自己温州老家,可是到了之后发现,当地耕地都实行机械化了,怎么办?
郑胜宁找到了一位老农,让他用自家的工具,展示了一次犁地的动作,这才放心地开始创作临摹。
创作,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并且坚持一辈子
郑胜宁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1958年考入乐清黄杨木雕厂,1965年经单位选送浙江省首届工艺美术三雕研究班,1972年调入杭州市工作。连续十二届参加杭州西湖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作品在全国和省级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屡获大奖。
在名人肖像、当代生活、历史题材、根艺雕刻及室内外雕塑艺术领域,郑胜宁均体现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扎实的造型功力。
画笔写意,用刀传神,17岁入行的少年,如今虽已是耄耋老人,仍然精神矍铄,创作不辍。“我就是喜欢自己动手,很多事情,看得多了,不动手,没用,一直创作着,心里踏实。”
言传身教,老底子工艺的传承,最可贵的就是用心坚持,这一点,在大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郑老坦言:现在有很多青年人都融入了石雕工艺,其实最重要的是用心做精细,把这个行业做好,自己动手创作完成一件作品是很开心的事情,一旦深入进去,坚持做就能发现它其中的乐趣。
认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何尝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呢?
三代传承的石雕世家
与时俱进的创作达人
走进另一位工艺大师浙江省玉石雕刻师潘海宾的石雕工作室,立体形象的的石雕作品让人分不清真假,也让人感叹潘海宾技法的鬼斧神工。
“我知道听众需要什么,不像我爸爸,只知道创作本身,一个创作者,永远要和时代相贴合,面向新一代的人,要遵循新的欣赏习惯。”潘海宾如是说。
潘家的石雕记忆,从爷爷开始三代传承,潘海宾笑着说,自己的小孩现在做泥人都有模有样,看来真的是会有遗传。这样的传承从何而来?潘海宾说,实际上还是源自“坚持”二字。
潘家的石雕历程始于80年代的温州,那是一片商品经济的热土,也是一个历史阶段的电器之都、外贸之都。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石雕这门手艺,多少与当地的氛围有些格格不入,某些时候,创作本身还会面临一些社会的眼光。
“比如当时的人物设计,不能太裸露;比如我曾经扎个小辫子,就被看做奇装异服,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面对着的,是文化沙漠。”
对创作本身执拗的坚守,对社会审美的不断思索,令潘家的创作“守得云开见月明”,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特质。
解读“雅俗共赏”:
创作者也要培养受众的审美
物以稀为贵,多了之后就会产品化,就会俗。那大师的作品为什么贵呢?是因为出自大师之手?这个认识,可能存在偏差。
“贵在把石头的每个特质都表现得很好,但是并不是每个艺术家都能找到其中奥秘。我会告诉大家我的石头贵在哪。”
在潘海宾看来,每个石头都有自己的特质,石雕应该跟时代接轨,融入现代,所谓“雅俗共赏”,潘海宾也有自己的理解,“‘雅’是文人给自己的称号,而‘俗’则是比较大众化,让观众自己去认知,去感受,去承认作品,这是我所追求的。”
谈石雕艺术发展:要不断贴近老百姓
杭州是印石文化的发源地之地,也是西泠印社的所在地,但是印石文化与石雕文化的相互关联,还是存在较大差别,潘海宾坦言,当前杭州的石雕创作氛围,和石雕欣赏市场,与昌化等地相比还是缺少一些“热度”。
但是传统文化的发扬,一定要解决的问题是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关联,“曲高和寡”注定是一条孤独的路。
潘海宾的思考,返璞归真:“工艺美术四个字,最早提出来,就是生活用品,是老百姓要用的东西,我现在创作,也想让石雕跟老百姓贴的更近,而不是闭门造车,做自己的创作。新的人群需要什么,欣赏什么,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说着这些的时候,潘海宾随手将桌上一方石砚形状的作品摆在面前,粗粝的石头似乎没有刀斧的痕迹,但是在一处边缘,几笔写意的刀工够了出了一片初绽的莲叶,上面的一只小虫子,绿意醉人,似乎要从叶子上跳入池塘。
“很多时候我们的创作,要把70%的精力用在思考上,剩下30%来动笔,尽可能尊重每一块石头本身的特质。”潘海宾说,“艺术馆的名称就叫石魂,要赋予小东西以小生命,哪怕一个小文创,也要灵魂。”
邀君子贤士,修木石之心,
体云水之趣,以木石,会知己
第一场 :木雕香道活动
11月25日(周六)13:30-16:00
木雕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好的工艺品能体现出雕刻师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雕刻技术。收藏自己喜欢的工艺品,能陶冶情操,给自己创造出丰富的想象空间。
本次体验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上半场主要体验木雕制作,在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指导下,制作一份专属的“木质香插”,把情感和回忆通过双手展现出来.。
下半场利用木雕体验过程中制作的香插,进行香道体验。
第二场:石雕茶道活动
11月26日(周日)13:30-16:00
写实尚意,自成一格。
本次体验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上半场为石雕,在市级工艺美术大师的指导下,篆刻一份属于自己的“称心如意仿古印纽”,把个性和执着通过双手融入进去。
后半场为茶道体验,放送身心感受四溢茶香。
两场活动都配有精致美味的中式茶点
活动地点: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参与费用: 268元/位
特别彩蛋:
关注杭州网官方微信,回复“工艺美术之旅+姓名+联系方式”,前三位报名者可获免费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