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学霸、劳模、装表接电工、联合国小姐姐……这些关键词汇集在一个人身上时是什么样的?
她就是80后的电力员工徐川子,靠着奋斗创新的精神,从跑在一线的装表工到电力大数据的淘金者,坚持着自己对电力事业的追逐与开拓。
变电站长大的美女学霸
也是用户心目中的“公平秤”
徐川子的童年,就与“电”结下了不解之缘。
徐川子出生在富阳场口镇的老街上,父亲是一名基层的电力运行值班人员。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她在那个充满着花花绿绿的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屋子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后,父亲虽已调离江岸的变电站,可关于变电站的一切却时常萦绕在徐川子的脑海里。
“可能是从小对电力工作环境的熟悉感慢慢变成了一种喜欢,我也想在今后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
刚进入浙江大学,她毅然选择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她考入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成为一名装表接电工。在这期间,总有许多关于性别的问题——这事儿不是男孩子做的吗?
这些疑问她都用实际行动来回答:她选择了冲向一线。基层的锤炼很磨人,每一次装电表都要很沉得下心。
为了提高表计安装工艺的美观度,每次安装电能表时,徐川子都会把所有的线路排布整齐,并保持横平竖直,转角则要基本达到90度,一套工序做完,尽显安装者的细心和腕力。因为勤奋不怕吃苦,徐川子的工作不仅得到了客户的认可,还吸引了公司“沈加鑫”电能计量示范工作室的带头人沈加鑫师傅的注意,成为了沈师傅最小的徒弟。
为了让自己手上“拿得起”,徐川子卯足了劲“偷师学艺”,她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傅学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她的迅速成长,磨出了一手老茧也练就了一身本领,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街小巷,一次次为客户解决用电难题,她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徐师傅”,是用户心中的一杆“公平秤”。
在基层,她一待就是十年。“基层一线的工作虽然很苦,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很多的乐趣,我觉得就像开盲盒。每天用户会有很多的问题、包括他们有一些不理解的,我去解决他们的问题,这很有成就感。”
探索电力大数据的价值
她像一个“淘金者”乐在其中
2018年年底,徐川子离开了计量岗位,来到电力调度控制(供电服务)分中心,开启了自己工作的新篇章。从一堆报表中抽丝剥茧,探索电力大数据的价值,她就像是一个“淘金者”,乐在其中。
2019年9月,徐川子受邀参加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的第九届联合国全球契约领导人峰会,并荣获“2019全球契约中国网络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先锋”荣誉称号。
会上,她分享了一张让联合国全球契约总干事赞叹不已的电子“碳单”。这张用能表单,通过电力大数据,游客扫“单”入住后,就能知道自己在住店期间的能耗和排名。一张小小的“碳单”能为浙江500多家酒店降低能耗约10%。
2020年2月,徐川子接到杭州市滨江区山一社区党支部书记来庆峰打来的求助电话:返工返岗高峰就要来了,是否能用电力大数据监测判断社区人员的流动情况?
徐川子欣然接受了这个请求,随后率领团队展开了调研。她发现,山一社区是滨江区唯一的农居点,下辖4个自然村,小路多、流动人口多、外来租户多,本就给社区防疫带来不小的麻烦,随着复工复产、返程返岗高峰的到来,这“三多”难题愈加凸现。
利用覆盖到户的智能电表系统,徐川子对试点区域160个小区产生的用电数据进行云端采集,依据3轮150多万条大数据信息,区域内居民的人员分布和流动情况被精确划分出来。徐川子和她的团队连续奋战,研发出全国首个“电力大数据+社区网格化”算法,构建了居民短暂和长期外出、外出频次、举家返回、暂未返回、隔离人员异动等6个场景13套算法模型,准确率超过97%。
电力大数据网格化防疫应用在山一社区落地。随后,该项应用在浙江11个地市的供电公司上线,被列为全省各级政府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的参考依据。
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耕耘,她点亮了城市的万家灯火,也照亮了自己的美丽人生。
杭州是我的故乡
奋斗是我的表情
“只有努力向下扎根,才能不断更好的向上生长。你只有在基层一线干过,扎扎实实地工作努力过,你才能够更好地了解政府需要什么,老百姓需要什么,企业需要什么,你才能够做更好。”从企业用户到百姓家中,徐川子希望可以通过电力大数据为客户带去更多便利。
“杭州就是我的故乡,从出生、读大学,到如今工作,我一直在杭州,对她的感情很深。杭州是一片充满创新和机会的热土,数字经济在全国也是领先地位。我自己现在的很多工作就是和数字化密切相关的。我愿意扎根在杭州,为杭州数字赋能服务,让杭州这座城市更聪明、更智慧。”
持之以恒、奋斗不止,才能赢得创新的可能。“如果要用一个表情来形容自己,我想是一个奋斗的表情吧。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要面临很多的困难和挑战,还有很多的问题和矛盾需要解决,所以我觉得作为杭州的青年,也作为杭州的电力人,我们应该去思考更多,奋斗更多。”
无奋斗,不青春。“坚持”与“创新”是徐川子多年来坚守的信念,也是她所找到的奋斗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