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稻田里“彩绘”凤凰——杭商院师生别样课程助力乡村建设
发布时间:2022-10-10 14:40:31 Mon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近日,在桐庐县翙岗村的一处稻田里,一副别开生面的“画卷”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只见一片青翠的稻田里,两条栩栩如生的凤凰形象跃然呈现,用稻田作画的创意,引得大家纷纷拿起相机合影留念。

这幅稻田里的图案名为“凤舞牡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复杂的工作,却出自一群在校大学生的手笔。原来,为了积极响应共同富裕建设,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艺术系的老师与桐庐县凤川街道农办进行了合作洽谈,策划了以彩色稻田为基础的系列景观,配合翙岗村主打的“古村落景区文化”,助力当地发展文旅项目。

凤凰入画点乡野,师生共绘古田园

翙岗,又称凤岗,传说是凤凰居住之所,也寓意着富贵、祥瑞。为了更好的开发乡村文旅资源,翙岗村委决定与杭州商学院艺术系师生深度合作,用“凤舞牡丹”稻田图案作为打造乡村文旅品牌“宋韵田园”项目的第一步。

“凤舞牡丹”景观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下地放样”,在田间放置竹片、细绳,种植彩色水稻秧苗,设计凤凰图案模型。于是,三个月前的炎炎夏日,在桐庐县翙岗村的稻田里,就出现了这样一群特殊的“农民”:他们大多二十多岁,偻着脊背,穿着胶鞋,在稻田里整地、翻土、插样,豆粒大的汗珠顺着面颊洒在田野。令人惊讶的是这群农民竟然是一群学习艺术的大学生!他们把课堂搬到了田间,手里的画笔、颜料也换成了镰刀、锄头,在稻田里体验当一天“农民”。

要想在几个月后让稻田形成凤舞牡丹的图案,首先需要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划分出大小不一的网格并标识成不同颜色,在网格内插上颜色对应的竹竿,用绳子连接起来,就可以在区域内种植与标识颜色一致的彩色水稻了。

听起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尤其是对于没有任何农业知识的艺术系同学而言,更是步履维艰。当时正是酷暑季节,天气燥热,放样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中暑,脸和脖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晒伤;在加上水田道路泥泞,稍不留神就会摔倒。好不容易插好了竹竿,发现定点位置与稻田画有出入,在放样工作中还要不断修改图纸,重新牵线定出图样坐标。在加上作业过程中蚊虫多、缺乏种植经验,导致工作进程一度停滞不前。后来在热心村民的帮助下,同学们逐渐掌握了种植技巧,熟练地翻土、插秧苗、浇水......随着太阳落山,忙碌了一天的同学们终于完成了放样插秧等准备工作。

宋韵田园缀碧苍,乡振共富披新衣

历时两个多月的调整和维护,“凤舞牡丹”景观图随着彩色稻田的成长,终于有了惊喜的呈现。“我也没有想到种植水稻这么辛苦,不过看到稻田里的秧苗成长为设计中的凤凰图案,内心还是很自豪的”。陈夏骥同学倚着竹竿,开心的说道。

据悉,这次师生下田种植彩色水稻秧苗,设计“凤舞牡丹”景观图,是为了今后打造翙岗村一体化“宋韵田园”景观旅游项目做铺垫。指导老师苏扬说道:“设计稻田图案是设计专业实践课的基本要求,因此才有了大学生下稻田的新奇场景;并以此为突破口对翙岗村主打的特色文旅项目进行总体筹划,在年底将打造成宋韵风格文化景区,助力翙岗村美丽田园建设”。

据了解,在共同富裕方针政策的支持下,这次校地合作项目成为翙岗村文化旅游的突破口,在未来建成阶段将作为“凤岗文化”景区,与周边民宿、餐饮、服务等旅游业共同发展,成为拉动乡村经济的新动力。

在“宋韵田园”景观设计项目开始之初,杭商院人文与艺术设计学院的院长王伟就亲自参与了项目的规划统筹工作。他介绍说:“‘宋韵田园’规划与翙岗村的历史文化村落相得益彰,是艺术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也是符合桐庐旅游文化城市标签的需求,助力浙江共同富裕的体现。同学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盘活了乡村发展,我相信那是‘凤舞牡丹,共同富裕’的未来模样。”

稻田碧画,凤凰于飞,一行行流动的青春身影定格在了翙岗村原野,看到的不仅是师生的智慧成果,更是一幅山水宋韵景观图在翙岗徐徐展开。

作者:记者 张晶 通讯员 李全泽  编辑:李建刚
近日,在桐庐县翙岗村的一处稻田里,一副别开生面的“画卷”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只见一片青翠的稻田里,两条栩栩如生的凤凰形象跃然呈现,用稻田作画的创意,引得大家纷纷拿起相机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