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下午,杭州市红会医院9名援藏医疗队队员已经安全抵达西藏,经过短暂休整,投入“疫”战。
以下是部分队员的抗疫日记——
从收到通知,到准备出发。仓促的准备行囊,舟车劳顿,心理已准备完善。当然,前路虽险,却从没想过放弃。家人的支持、朋友的肯定、同事的帮助及领导的关怀……这些天,收到了太多的祝福,太多的爱。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从事医疗事业有段时间,执着过,也迷茫过。事业、家庭、健康上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处理,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作为父亲,即将错过儿子的手术。作为丈夫,也将错过老婆的三十岁生日。作为儿子,没有好好的尽孝。作为同事,也有好多工作上的事情需要交代及牵挂。
而当我立足在雪域高原的这一刻,所有迷惘都随阳光消散,只余一腔热血。这段旅程将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经历,不问前路,坚定信念,召必应,战必胜!
——朱鹏飞
我三年前去过香格里拉游玩,海拔3000多米,除了流鼻血没任何症状,这次任务我信心满满,肯定应付得来。
谁知才下飞机我就被“啪啪打脸”,我突然头晕,后背一阵冷汗,拉住了大飞的衣角,说了句“队长,我想吐!”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飞哥立马给我找座位找垃圾袋找水找纸巾一气呵成,他很担心却还开玩笑安慰我:“你不能有事,我要是没照顾好你的话,要在科室门口一跪谢罪了!”
我想回他一个放心的微笑,可身上冷汗湿透的速干衣被风一吹,我冻得直打寒战。伙伴们马上赶到身边一路帮我,照顾我。“这个云好低,天好蓝啊,快看,那个是布达拉宫……”我听着大家描述着西藏的美景,靠在窗边却虚弱得眼睛都睁不开。
到了酒店后的便携式氧气筒救了我,飞哥说我口罩摘下来的时候嘴唇都紫了。没想到自己这么菜,我闭着眼靠在沙发上用腹式呼吸大口吸着氧,希望头晕能快点缓解。
这两天手机一直叮叮咚咚响个不停,我知道有很多人发来信息关心我,但实在连睁眼回信息都困难。一下午我躺在房间床上吸着氧,困却浅眠。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我无力抵抗,除了敬畏,只希望自己能快快适应,调整好状态,跟伙伴们一同踏上后面的征程!
——朱佳萍
从没有一点迟疑的申请援藏任务,到匆忙的准备入藏事物,仅仅两日准备时间,居然三天后与大部队一起登录到这个我曾经神往的神秘城市—西藏拉萨。从飞机看到祖国的清晰巍峨的山脉,到远眺不知是何方的雪山之巅,爬升3600多米,飞行3小时余,我们入藏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悄然而来,来到这个离蔚蓝天空最近的地方,来到这个“缺氧”却不缺信仰的地方。
下飞机后第一挑战,是对身体心理最大挑战“高原反应”,但这些坚定的背影告诉着你,什么叫做无所畏惧。接过当地人手中热情的哈达,一路警车开道,望向窗外这片让人神往的土地,我们感到了肩上与心上的重任。信仰让我们有穿越重重阻碍的勇气,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拨开藏民心里的乌云。
上级领导和医院后方的关心支持给了我们负重前行的底气。队友们之间相互的扶持,即使互不相识,一个眼神一次声响必有回应。神山脚下,信仰之上,只要祖国需要,我们便无所畏惧。
——张屹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看过一副画,洁净的蓝天白云下有一片大大的草原,辽阔而望不到边际。我瞬间被这种无限的自由所吸引,后来才知道,它就是西藏。于是,我有了一个梦,梦里的地方在西藏,有一天我躺在大草原上数星星。
我还记得2003年,在我上高中的时候,SARS在广东爆发,当时看着新闻中的大白在流水线上排查,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消毒,举国上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时我的内心有个声音一直在喊,我也要去一线,可惜那时我只是一个高中生,这就是我的第二个梦,有机缘,我一定要去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年8月25日,我同时实现了我的两个梦,去西藏抗击新冠疫情。
26日清晨5点半,我们迎接晨曦的阳光,出发机场,登机,3小时50分的路程,中午12点我们抵达拉萨机场,下了飞机,热情的西藏人民手捧哈达在出口迎接,对每一位援藏人员说着:“谢谢你们的到来”。
来到西藏,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克服身体高原反应的同时投入抗疫工作,双重的挑战,红会出征的9个人,在领队朱鹏飞的带领下互帮互助,相互照顾。身在其中的我,感受更多的是彼此的亲近,欢乐,面对困难的各抒己见,相互抚慰。曾经我很羡慕晓庆姐跟我说她在援鄂时期的战友情谊,现在我不羡慕了,因为我也有跟我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们。我说过,我要给我的人生添一笔色彩,我想要彩色,而我的战友就是那支彩色的画笔。
——宋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