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到汉语言文学,从日语到财务管理,从金融学到会计学......近日,浙江财经大学11名大四学生在即将毕业之际完成了大跨度的专业转换。学生王土花就是11人中的一个,她在完成财务管理和工商管理两个专业课程修读后,最终选择转换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工商管理专业。
“以前学生都是按照家长意愿、社会热门程度或者凭个人的想象填报专业,而通常到了高年级才知道自己与该专业的契合度。”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叶舟表示,“目前几乎浙江省内所有高校的转专业制度都是在低年级进行,等学生感知到自己的专业不适合自己时,已经没有了转专业的机会,并且转专业制度通常要求学生在原专业成绩靠前列,而我们认为原专业中学得不好的同学更需要转换专业。”
在了解学生们的两难窘境后,浙江财经大学积极寻求着问题的突破口。经过前期大量的数据分析、学院间的沟通协商和方案的不断修整,学校最终迈出敢为人先的第一步:在完全学分制基础上,摒弃原有转专业制度,构建全新的专业转换制度——准入准出制。准入是各专业在低年级设定进入条件,达到条件的学生可申请进入该专业学习。而准出则是浙财大给予在低年级未实现准入的学生的独创机制,允许他们在大三大四时自主选课,同时修读两个及以上的专业课程。学生在校期间有多次专业调整和转换机会:在大类内的学生可以通过分流机制进入自己的理想专业;大类外专业的学生,只要达到意愿专业设定的准入条件,就可以进入该专业就读;错过专业准入机会,同时又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修读两个以上的专业,毕业时可以选择从其中任意一个专业准出。
说说容易,做做难。为了让学生的选择多起来,浙江财经大学将原先的转专业概念分拆为大类分流与专业(类)准入、准出三个部分。这一制度的设计,给学生搭建起了一座可以多个机会自主选择专业的桥梁和通道,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都有可能通过分流、准入及准出进入自己的理想专业就读。另一方面专业准入准出与大类分流、专业调整制度配合,在充分允许学生主动选择专业进行流动的同时,对学生流出较大,剩余学生数量过少,或不符合发展方向、不具备发展条件的专业形成调整甚至淘汰压力,反过来对集中力量进行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也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准入准出制度解决了“在本专业学得好才能转专业”的逻辑悖论,从理论上看,在原专业学的不好的同学才是更需要转换专业的同学。准入准出制度的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专业意愿,赋予学生专业选择权。学生通过本制度能够实现“五自主”,即“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培养路径、自主选择毕业出口”。
“原本以为只能以原专业结业,学校的准入准出制度如及时雨一般给了我一次修整的机会,让我真正地回归适合自己的领域。”王土花说。
如何让大四“新生”快速融入新环境,也是浙江财经大学实行该制度的工作重点。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8级学生王宇豪印证道:“大一、大二时,学校会相继开展线下讲座和线上推送介绍专业准入准出制度。转入前,学校会安排我们到对应的班级群里,尽早和另一个班级同学有所接触。转入成功后,学校还会分配导师,和我们进行面对面交谈,加深沟通了解,以消解疏离感。”得益于学校的周密安排和他的努力,王宇豪在大三时就提前修完资产评估和审计学两门专业的课程,最后选择他擅长的审计学专业。
新旧制度转换期间,浙江财经大学统计分析了2017、2018、2019三个年级的学生转专业前后的成绩变化。数据显示,转专业后,在实行旧制度的2017级中,成绩下降的学生比率达到85%。而实行新的准入准出制度的2018、2019级学生成绩普遍提高,成绩上升的达到了75%。
“显然新的转专业制度更能适应同学的需求,让他们到合适的领域发光发热。这是我们设计的出发点,是浙江财经大学贯彻‘以生为本’理念的体现。”叶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