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扫码查整车信息!浙江上线全国首个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数字化系统
发布时间:2021-10-21 09:55:52 Thu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image.png

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大部分市民绿色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产业发展迅猛,百姓需求旺盛,但随之而来的交通和消防事故也越来越多。数据显示,目前浙江省电动自行车在册登记数达2500万辆,近三年来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占比30%以上,消防安全事故1800余起。

然而,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涉及多个环节、多个领域、多个部门,目前全国尚无综合治理的成功范例。

10月20日,在全省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工作部署会上,“浙江e行在线”正式上线。该数字化系统从生产、销售、登记、骑行、充停、维修、回收七个环节入手,构建混合编码、标配销售、合体登记、文明骑行、规范充停、诚信维修、闭环回收七大核心应用场景,实现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为全国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提供了“浙江样板”。

一是生产环节打造“混合编码”应用场景。基于“浙品码”信息管理系统,以车架号、蓄电池序列号为唯一性标识,车辆、电池生产企业对合格产品进行赋码,切实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构建“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的数字化监管追溯链。

二是销售环节打造“标配销售”应用场景。销售主体将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和蓄电池在入库和出库环节实施扫码管理,确保销售的车辆、电池符合国家标准和CCC强制性认证要求,有效防止“道具电池”现象。

三是登记环节打造“合体登记”应用场景。实现浙江省非机动车登记管理与“浙品码”系统互联互通,公安交管部门扫码对车辆、蓄电池实物进行一致性核验,发放“码牌合一”的新型数字化车牌,实现车辆、电池、所有人信息“一码知全貌”。

四是骑行环节打造“文明骑行”应用场景。基于卫星定位系统或无源RFID等物联感知技术,结合“电子警察”,实现闯红灯、骑快车道、逆行、不戴头盔、停车越线等多种违法的精准监测和数据采集,并通过现场劝导、平台宣传教育等方式有效规范骑行行为。

五是充停环节打造“规范充停”应用场景。与消防救援部门实现数据对接,全面掌握电动自行车集中充停点情况;通过接入智慧充电、共享换电数据,及时感知充电风险隐患,有效预警处置,构建智能化、物联化安全充停新模式。

六是维修环节打造“诚信维修”应用场景。整合全省维修点数据资源,提供“维修导航”服务,方便消费者快捷查询、就近维修;引导维修点开展线上诚信承诺,及时上传电池更换信息,严管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等行为。

七是回收环节打造“闭环回收”应用场景。建立完善回收网点,规范回收处置行为。回收网点通过“浙江e行在线”上传淘汰电动自行车、池、牌的信息,与公安交管部门同步数据,实现车辆注销、资源回收闭环管理。

据了解,浙江现有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获证企业74家,约占全国总量的10%;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20余家,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5%;锂电池生产企业30余家,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0%。但相比全国其他产业集聚区,虽然不乏龙头企业,总体产业发展还存在质量不强、活力不足、优势不够、附加值不高等问题。

“现在卖车省心!”杭州市凤起路上一家电动自行车商行负责人余先生表示,“现在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的进货、销售记录全程都可以通过系统查询,扫码入库比对进货产品信息,可以有效避免进到假冒伪劣产品问题。同时,扫码出库让产品售后流向有处可循,入库出货都能一‘码’溯源,避免不必要的销售纠纷。”

据了解,系统自10月8日试运行以来,已有200余家企业生产的526309辆电动自行车实施赋码,67家企业生产的711278个蓄电池实施赋码。累计发放“码牌合一”的数字化车牌126块。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发挥“浙江e行在线”数字化系统在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建立政府与企业的双赢赛道,有效降低电动自行车各类安全风险,营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

作者:记者 刘文昭 通讯员 市闻  编辑:首席编辑 张晶
10月20日,在全省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工作部署会上,“浙江e行在线”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