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杭州优秀文化丛书分享会 陈博君:畅游西溪,感悟杭州的豁达风骨
发布时间:2020-12-06 00:41:18 Sun  来源:杭州网

“溪水何缘也姓西,淡妆浓抹更相宜。”这是清末词人朱祖谋对西溪“荻花抛雪点,红树压芦漪”的概括。

的确,作为一片地处于繁华之都却超然尘世之外的人间净土,西溪拥有一份内外兼修的独特气质,但来到这里的不仅仅是文人墨客,还有上自帝皇将相,下至贫寒百姓,都曾为西溪的历史留下过点滴痕迹。

他们或出生于西溪,或成长于西溪,或游历过西溪,或归隐在西溪,皆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为西溪的演绎进化添砖加瓦。其中,题词作诗成为最直接的表达。

12月5日,杭州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博君携新作《一曲溪流,一曲烟》来到城市客厅·杭州书房,与广大读者一起畅游西溪,感受蔚为壮观的西溪诗词史。

风雅集西溪

合共君来隐此间

二月的江南,正值南宋临安春光乍暖,草长莺飞的美好时节。迎着和煦的春风,一位在西溪漫步的男子,在这里写下了春日带来的感动: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他是叶绍翁,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选择归隐在西湖之滨,过着一种闲云野鹤般的悠游生活。

时光在西溪的旖旎风光里,好像流逝得格外安静,在清初之时,在顾之琼的召集下结成女子诗社,并以翠绿清新的“蕉园”为名,发表了《蕉园诗社启》。

从此,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启事、有组织的女性文学团体就在西溪的蒹葭秀水之畔诞生了。其中,林以宁和四位女诗人一道,还被称为“蕉园五子”。

西溪是诗社活动最为频繁的地方,“渌水萦回石径斜,绕溪一带种梅花,万花深处是侬家”。而且西溪也成为那个年代女子坚持初心抒发浪漫之情的“伊甸园”。

蕉园诗社的故事也是作者陈博君最回味的,他说:“在那个年代,这些女孩集结诗社,这是非常勇敢的,是非常让人敬佩的,他们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是非常让人动容的”。

情义留西溪

与子同归宿

西溪是长情的地方。

北宋时期,苏轼在这里与杨蟠相会,两位都是当时赫赫有名诗人,所以一见如故。尽管杨蟠要比苏轼整整大20岁,但这并不妨碍两人成为志同道合的忘年诗友。

苏轼与杨蟠相携到杭赴任后,立即深入百姓,体察民生疾苦,防治水患;挖井引水、解决百姓饮用咸水之苦。其中最为显著的功绩,就是带领百姓疏浚西湖,修筑起了名垂青史的西湖苏堤。

生活上的挚友、事业上的搭档,他们常在西溪谈论人生,憧憬未来,忧患人间,“为爱西溪好,长忧溪水穷”。

陈博君说:“在西溪不仅有隐逸的空缈感,还有世间最长情的陪伴,是一个感情丰富的地方”。

万历三十四年(1606),聪明贤惠的仁和(今杭州)小才女顾若璞出嫁了。这位年仅十五岁的新娘,是晚明上林署丞顾友白的千金。有幸迎娶这位西泠才女的幸运新郎是出身名门、颇具才华的黄茂梧。

他们携手穿行兼葭,赋诗作词,不知羡煞了多少旁人。“鹿门迹未湮,与子同归宿”。但好景不长,万历四十七年(1619),体质薄弱的黄茂梧病逝了,那时顾若璞才27岁,但她却以“未亡人”自称,下定决心终生不再另嫁,实现丈夫的理想,将孩子们培养成诸生,国之栋梁。

顾若璞也因专情先夫、孝侍姑舅、严训子孙、诗文出众,在西泠传为一时佳话。

“西泠十子”之一的孙治就曾赞曰:“顾夫人之节行文藻,炳乎与班氏同风。”

气节耀西溪

只恐入山尚未深

那是宋仁宗皇祐二年夏的一个清晨,天刚蒙蒙亮,一位面色黝黑、气宇轩昂但又不事边幅的壮年男子,、穿过茂密的山林朝着山顶健步登上飞来峰。

涌上心头的无限感慨,顿时化作了一首意境高远、尽显豪迈的七言绝句《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位触景生情、才思泉涌的男子,就是被后世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改革家王安石。

初涉宦海的他正值浙江鄞县知县之职任满,在回江西临川故里的过程中途经杭州,写下此诗。当时的王安石正当而立之年,怀着一腔远大的抱负,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

陈博君写这本书时,他最喜想要给大家传达的就是,杭州不仅仅只是柔美的,西溪也不仅仅是清雅的,杭州的大气、风骨也有刚烈的一面。他说:“杭州是一个刚柔并济的城市,是开阔豁达的,有很多忠勇之士为这片土地带来了豪气”。

在浩瀚壮观的西溪历代诗词中,我们欣赏到的绝不只是“千顷蒹葭十里洲”的西溪美景,感受到的也绝不仅有“不羡人间万户侯”的超凡心态,我们还看到了“景物以人转,芳华堪继美”的“蕉园诗社”姐妹们是如何为着心中的理想而不懈追求的;看到了“为爱西溪好,长忧溪水穷”的地方父母官是如何心系百姓齐心作为的;看到了“中有孝子屋三楹,纯孝终身感至诚”的“八千卷楼”主人是如何驻守祖屋尽忠孝道的……

《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作者分享会的第五个专场,在陈博君精彩的讲述中结束,新的分享还将继续。这20本书籍是杭州的一扇窗,将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灵魂根脉,用新时代的方式记录和传承。

作者:记者 王潇雨 摄影/摄像 黄靖轩  编辑:徐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