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网 - > - 杭网原创 - > - 原创新闻
“浙里”光影,“云看”文博第二季|金华博物馆:岁月的方寸雕琢间 是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发布时间:2020-08-13 18:45:14 Thu  来源:杭州网

由浙江省文物局主办、杭报集团杭州网承办的《“浙里”光影“ 云看”文博第二季》活动于8月11日正式开启。在火热的假日里,第二季的主题为“行研学之路,探历史之谜”,这里不仅有馆藏文物珍宝的展示,更有传统技艺的直接体验。我们将从第一视角,为观众揭开浙江富饶的文物遗产,在一针一线、一雕一凿中感悟文化的厚度,领略历史的长度。

“浙里”光影“ 云看”文博的第二季,浙江省文物局挑选了浙江全省范围内五所极具代表性和故事性的博物馆,带领观众继续领略浙江多元的历史文化。直播的第三站,我们来到了金华博物馆,深入 “长山印事”,体会方寸之间,藏匿着妙不可言的美学哲思和日引月长的时光的秘密。

古物传情,别有洞天

金华市博物馆是一座集教育、研究、收藏、保护和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地级市综合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3600平方米,有馆藏文物与古籍共42000余件(套)。

在深入“印章篆刻”主题之前,金华博物馆馆长徐卫带着杭州网主持人在博物馆内走了一遍,馆内陈列展览以艾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主线,设有“八婺古韵”“神奇大地”“乡土民风”“百工之乡”“陈松平国画”5个常设展览,分别从历史学、地质学、社会学、工商文明、文化遗产等多学科多视角解读金华这片土地,展现了金华“历史文化之邦、山川瑰丽之乡、名人荟萃之地、文风鼎盛之城”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

“这里的大部分文物都是捐赠的,”徐馆长介绍道,“这算是金华人的一种情怀吧,一种‘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情怀。”

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的博物馆承担了一个很重要的功能—研学。金华博物馆亦是如此。

金华博物馆馆长徐卫说,“在金华博物馆的展厅里边,有很多的内容提供学生来做一些研学,让学生在体验学习的过程当中实践。”

库房寻宝,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印章,信也,权也。古往今来,作为一种雕刻和书法融合的艺术,印章不仅是权力、身份的象征,是责任、信用的体现方式,更是文人雅士把玩的心爱之物。

印章,作为金华的“名片”,是怎样篆刻时光的呢?

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体味印章的魅力,徐馆长带领杭州网主持人走向金华博物馆的“核心地带”——修复室,只见一张桌面上摆着大大小小形状各不相同的印章。徐馆长讲解道:“篆刻印章,一般用刀刻于石、牙、角、木等印材上;金属印章,则多先刻印模,然后铸成。篆刻的文字一般采用的是篆书。篆刻的“篆”指书写,“刻”指镌刻,是一门融合书法与雕刻为一体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传统艺术。”

徐馆长着重介绍了民国“金华金维坚之玺、玉楼人醉杏花天”双面印青田石方章。青田石质地温润,色彩斑斓、花纹奇特,硬度适中,是中国篆刻艺术应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印材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

“印章的魅力就在于,在方寸之间,文人匠人以刀代笔,疏可走马,密可容针。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现无限的艺术价值。”

匠人匠心,一分雕琢,一分传承


文以载道,物传精神。一场高质量的展览,自然离不开背后许许多多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文物修复。

在徐馆长为观众讲解印章的过程中,身边的修复师盛经纬一直没有停下手头的修复工作,这位埋头工作的文物修复师已经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三年了。

“文物修复是一个非常枯燥的过程,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毅力,最重要的是需要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就是 ‘我们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这是一种从心里涌出来的力量,而不是为了赚钱为了谋生。”

徐馆长说,“文物修复的工作的意义在于传承,让文物以更好的形态呈现给观众。”

为了将传承工作进行到底,金华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研学活动,例如锡器制作錾刻图形体验活动、陶瓷印章制作体验,让观众能在实践中体味文物的魅力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一分雕琢,一分传承,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尊重历史,尊重每一件历史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得以揣摩‘人’与‘物’之间妙不可言的羁绊。”

8月14日,《“浙里”光影,“云看”文博第二季》直播活动将走进第四站—走进温州博物馆,了解榫卯结构,学习古人智慧,体会建筑奇迹。

作者:记者 郑维维 实习生 吴远航 主持人 徐颢鑫 编导 王潇雨 卢修远 摄像 包一圣 视频 周幽怡 实习生 朱浩闻 摄影 钟南海 海报设计 葛颖蓓   编辑:徐文杰
“浙里”光影“ 云看”文博的第二季,浙江省文物局挑选了浙江全省范围内五所极具代表性和故事性的博物馆,带领观众继续领略浙江多元的历史文化。直播的第三站,我们来到了金华博物馆,深入 “长山印事”,体会方寸之间,藏匿着妙不可言的美学哲思和日引月长的时光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