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中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目前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名构成中,紧随发病之首的肺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也位居前列,并呈逐步上升趋势。年轻人患肿瘤,尤其结直肠癌发病率增加,与生活方式有关。
记者从杭州市肿瘤医院了解到,近年来,杭州大肠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递增,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这和与高蛋白脂肪饮食,油炸烧烤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22岁白领经常性腹胀、大便带血
以为是痔疮的症状 居然是由于大肠癌
杭州市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梁晓东说:“很多人对大肠癌不了解,再加上大肠癌早期临床无明显症状,导致罹患肠癌却没有及时发现,贻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梁主任说,不少患者即使发现大便有血,也只以为是痔疮,根本没把它跟大肠癌联系上。
23岁的张妍(化名)是一名刚迈入职场的白领,半年前,她时不时地感觉腹胀,偶尔在上厕所的时候发现自己大便中带血。“我平时身体一直不错,想着可能是长期坐办公室的缘故,应该只是得了普通的痔疮,也没太当回事。”张妍说。
前不久,张妍的单位组织体检,各项常规检查结果出来后,她迎来了一道晴天霹雳:“我也就是时不时地腹胀,偶尔大便中带有血丝,现在那么多人得痔疮,这是多正常的症状啊,我这么年轻,怎么会得上大肠癌?”张妍难以置信地拿着检查报告。
梁主任指出,便血是大肠癌常见症状,但很多肛肠疾病都会出现便血,如痔疮、肛裂、直结肠息肉、肠炎等,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在消化道的表现,很多人把大肠癌的便血误认为是痔疮,以至于延误了大肠癌最佳的治疗时机。
“二高一低”、长期夜生活、三餐无规律都是大肠癌诱因
根据省癌症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大肠癌排在浙江省恶性肿瘤发病率第3位,死亡率为第4位。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是76.42/10万和26.33/10万,相当于省内每1308个人,就有一人患上了大肠癌。
一般大肠癌早期临床可无症状或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不被病人和医生重视,但早期时大便隐血试验多呈阳性,后期主要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或便秘或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大便次数增多,便血,粘液便,腹痛腹胀,肠梗阻等消化道症状和贫血、乏力、疲劳、发热等全身表现。
为什么大肠癌的患者,会有年轻化的趋势?“医学研究显示,肠癌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二高一低’即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是诱发肠癌的主要因素,再加上都市人的运动量减少,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增加患癌几率。”梁主任说,长时间的夜生活,三餐饮食没有规律,暴饮暴食,饮酒无度等也会直接或间接地诱发肠癌的发生,而这些生活方式一般都出现在年轻人身上,这就导致了此类疾病的年轻化趋势。
梁主任说,尤其是年轻人总以为身体不会有大问题,就拖着不看病,或者对便血、腹痛等大肠癌“信号”不加以重视,随便用药,导致了年轻人容易被耽误诊断、治疗,也使得年轻的大肠癌患者更加凶险。
如出现多次便血 应及早去做相关检查
四十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筛查
大肠癌是可防范的癌,因为由正常黏膜变化为大肠癌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早期病变往往是在肠道黏膜上突起来一小块,这种突起70%~80%会变成息肉,然后再慢慢恶变成癌。每一次变化都有足够的时间和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而且方法相对简单,治好了就可切断肠癌演变之路,因此,开展大肠癌筛查非常重要。
“针对性检查是排除肛肠疾病的最佳途径,若患者出现多次便血,就应及早去医院做肠道的相关检查。一般由于不明原因导致的便血、贫血,或排便习惯改变,以及腹部有肿块的人群,一定要进行专业肛肠镜检查。”梁主任说,经常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久坐久站,长期暴饮暴食、或有家族性肛肠癌病史等高危人群,需每年做一次肛肠镜检查,以排查大肠癌。而对于四十岁以上的人群,建议定期做肠镜检查,如果发现有息肉,要及时处理,消除癌变隐患。
梁主任告诉记者,在饮食方面,多吃蔬菜和粗粮,如大白菜、芹菜、海藻类、根茎类、小米、玉米等蔬菜和食物,也有助于远离大肠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