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获得的奖牌,是徐秋华的宝贝。
徐秋华指着田边的马路说:这里就是最初的学习场地。
开设培训班 无偿教大家技术
自己的家日子越过越好,徐秋华也没忘记村子里的乡亲,联想起自己学技术的不容易,他决心把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技术经验无偿分享给大家。
“刚开始就是和几个要好的朋友交流经验,就是在田边地头上给他们讲种植技术。慢慢的有人发现我朋友种的梨质量越来越好,一打听是我教的,就自己上门来请教。人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有170多人,地两边的路上都站满了人。”
咨询了县里的科协秘书长后,徐秋华干脆办起了果树种植培训班,每个月10号,也不用通知,村里的果农都会自觉前来听课。
“很多村里的年轻人都是在我的培训班掌握到了技术,通过种梨致富,造起了新房子,买上了小汽车。”提起这些,这位老果农的脸上都是自豪。
培训班创立初期,没有专门的场地,村民们就在田边马路上上课,日晒雨淋,条件艰苦。2010年,徐秋华获评杭州市科普惠农服务站,条件得到改善。
“我还记得,市里面第一次给我奖励的时候,发了6万块奖金。我都蒙了,那么多钱,我马上就用这笔钱造起了教室,后来还慢慢添置了电脑,多媒体教学设备,图书室。培训班越来越像样了,现在不光我会讲课,还会请省市里的专家前来讲课。”徐秋华对记者说。
|